南水北调五周年|守护汉江源头 聚力绿色发展

发布于:2019-12-19 10:06   来源:陕西日报   

一泓碧绿的汉江水穿过汉中城区的龙岗大桥,缓缓东流。陕西日报记者  赵晨摄

这里是汉江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滚滚汉江水从这里出发,经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惠泽京津。

这里掀起了一场从民间到政府齐心保护汉江水生态的行动。为了让一江清水永续北上,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河滩复绿、生态修复、环保整治相继在此展开……

这里正加快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主要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汉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彰显汉中担当  守护汉江源头

12月13日上午,记者从汉中市区向西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了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1500余公里长的汉江,就从这里发源。在宁强当地,人们口口相传着张邦贵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义务捡河道垃圾的故事。这位老人虽于去年离世,但他留下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身边人。

“从2009年起,我就跟张邦贵一起自发捡垃圾。”正在村里新修的观景步道上捡垃圾的杨仕华老人说,“现在人们都很重视环境保护,没多少人往河道里扔垃圾了。我捡的这点垃圾,是山上雨水冲下来的。”

作为“汉水源头第一村”,汉水源村近年来严格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产业限制等措施,保障水源质量。放眼全市,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和通水以来,汉中一直把保护汉江流域水质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保障一江清水送京津。

汉中下硬茬关停污染企业,2010年前取缔和关停化工、制药、采矿、造纸、化肥、水泥行业企业100余户,淘汰落后水泥企业17户、去产能251万吨,推进2户氮肥企业转产、4户重点企业退城入园;落实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44亿元,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314.4万亩,退耕还林328.73万亩,林地占比达7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257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项目11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256套,覆盖11个县区108个镇办956个村,受益人口超过180万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起始端在丹江口水库。来自陕西的入库水量中,汉中占比达26.3%。目前,汉中29个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汉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加强综合治理  贡献一江清水

12月初的汉江,雾霭蒙蒙,水汽氤氲,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成群的红嘴鸥在江面上盘旋,为冬日早晨增添了勃勃生机。随着汉中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汉中一江两岸景区优良的水质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以红嘴鸥为主的大批珍稀野生鸟类栖息聚居和繁衍生息。

几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沙坑遍布的荒滩。借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汉中市持续发力,综合施策,不断改善汉江沿线的生态环境。

汉中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出台《汉中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汉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小流域生态保育示范建设。

“汉江综合治理涉及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近20个部门,从2017年4月实行河长制后,体制机制理顺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汉江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清澈。”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汉中以河湖长制统揽水生态环境保护,全市各县区坚持河长主治、源头重治、工程整治、依法严治、群防群治“五治”方针。目前,全市共设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2932名、湖长1183名,配备各级河道警长216名、民间河长1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河道保洁员1223名。

“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加强水污染源头防治,从源头确保汉江水质。”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汉中对全市272处入河排污口逐一建档立卡,对重点流域实时监测,全市涉水重点污染源达标率95%以上;目前34个沿江重点镇和7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已基本建成。

津陕协作也是汉中市加强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支持力量。据汉中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至2019年,汉中累计落实津陕协作项目94个,其中生态环境类项目74个,项目总投资119.4亿元。

探索“三生融合”  激发绿色动能

12月7日,2019丝路万里行车队来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汉中仙毫”作为“绿色使者”成为促进中马两国茶文化交流和茶叶贸易合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汉中境内汉江流域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127万亩,其中绿色茶园5万余亩。2019年茶叶产出5.9万吨,产值达78亿元。

“这些年,为保证绿色有机种植和生产模式,我们在设备改造、技术升级方面投入近400万元,绿水青山带给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国说,目前企业沿汉江在西乡、勉县、南郑共有4个茶园,2019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

城固县鼎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贾智国表示,企业今年柑橘已经出口3000多吨,主要销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汉中最宝贵的财富。汉中在省上“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战略指引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为契机,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我们要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品质化,坚持绿色循环示范引领、新型城镇辐射带动、人城景业和谐共生,努力走具有汉中特色的‘三生融合’发展之路。”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说。

据介绍,汉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汉”字号、朱鹮牌绿色有机产品畅销全国;民用货机、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加快建设,汉中航空新城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80亿元,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大支柱产业占86%;汉中荣获“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称号,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全省第4位,被列入17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汉中有付出,也有收获。汉中人民努力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盘活山水资源,释放绿色动能,履行好一江清水供京津的使命。(陕西日报记者 高振博)

责任编辑: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