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紫阳县探索农民工党建“四心”模式

发布于:2020-03-17 14:39   来源:陕西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紫阳县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满足政治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就业培训为抓手,以回引归巢为目标,积极探索以组织凝心、联系交心、服务暖心、唤醒初心为主要内容的“心党建”工作法,大力建设农民工“温暖之家”,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工爱党爱国爱家的建设热情,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紫阳注入了强劲动力。

电子商务培训

  电子商务培训

  紫阳县是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大县,常年有8万人在外务工,劳务收入是农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针对农民工去向难掌握、就业不稳定、权益难保障、创业无依托等现实问题,县委强化党建引领,从组织领导、联系沟通、政策扶持、人才回引多方面入手,用心用情做好农民工党建工作,把农民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了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农民工实践操作缝纫机

  农民工实践操作缝纫机

  组织凝心聚家人

  坚持农民工在哪里务工,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抢抓“全省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试点县”机遇,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县农民工党建领导小组,设立县农民工党建办,形成以县委书记挂帅、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参与、党建办落实的农民工党建工作推进格局。二是建立管理台账。结合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改”活动,对全县农民工务工情况进行全覆盖摸底,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民工、农民工集聚地企业、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农民工党员等四本台账,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累计将60余名流入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为1061名流出党员办理流动党员证。三是推进组织覆盖。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务工链、产业链、行业链,紧紧依托村级组织、农民工聚集地企业、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建立党组织31个。2018年,在陕西郑远元修脚集团建立首个驻外企业党总支,在西安、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等7大城市设立集团分区党支部。同年,还在安康市汉滨区建立起驻外商会党组织,累计新建工会组织20个,有效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联系交心传家声

  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让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外出放心,干事安心。一是“五位一体”建体系。成立全省首个农民工党员服务中心,建立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各镇组建流动党员服务站,村级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点,在企业确定一名党建联络员,形成上下联动管理服务网络。二是“线上线下”抓教育。在组建的实体党支部开展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活动阵地和办公设施等问题,大力推进教育管理规范化。对分散在各地的党员,各村(社区)普遍建立网络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县农民工党员中心开发出“e党建”微信小程序,方便务工党员开展网上学习、实施政策引导、提供便民服务,推行网上过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党员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三是“双向互动”常联系。县委县政府建立与劳务输入地党委政府联系机制,采取发政策短信、寄红色家书、举办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掌握务工情况,解决困难问题,结牢情感纽带。

手工茶技能培训

  手工茶技能培训

  服务暖心兴家业

  紧扣就业增收难题,精心组织实施就业创业“五大行动”,为农民工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是“技能培训”行动。深入开展修脚养生、特色烹饪、电子商务、家政月嫂、职业茶农“五大免费技能培训”,学员培训实行“三包两免一补”,近五年来,累计免费技能培训32000余人次,其中培训修脚师24000余人,包免培训费用4500余万元。二是政策激励行动。先后出台《加快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意见》《紫阳县全民创业促就业扶持办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农民工就业创业登记注册、税费减免、技能培训、融资支持、创业补贴等方面政策措施,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亿多元,扶持900余人返乡创业,新增就业岗位11000余个。三是就业春风行动。抢抓“苏陕扶贫协作”机遇,每年举办劳务用工招聘会,与远元集团签订常年定向用工协议,组织130余家企业开展“企村联建”,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仅远元修脚集团年固定用工多达2.4万余人。四是劳动维权行动。畅通“148”法律服务热线,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建立县镇村三级社保维权网络体系,近三年累计实施维权30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五是关心关爱行动。把“三留守”人员纳入干部包联重点对象,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全县累计建立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45个,引进社区工厂62个,19558户贫困户全部迁入新居,有效解决了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唤醒初心富家乡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农民工工作始终,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切实让优秀农民工能致富、回得来、扎下根。一是红色教育工程。建立县农民工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和形式政策教育。依托县农民工党员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系统,开辟远程培训、党课教育、创业服务“空中课堂”,组织开展“建设他乡做贡献、服务家乡当先锋”主题活动,激发农民工爱党爱国建家热情。二是精英入党工程。建立发展党员双向共管机制,采取“原籍吸纳、接续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的办法,近三年先后培养优秀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80余名,发展党员22名。三是人才兴村工程。推行返乡优秀人才选拔公务员、到村“两委”适岗锻炼、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制度,有力推动人才回流、反哺家乡。全县返乡优秀人才累计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社152个、创办家庭农场166个、兴办企业87个,46人被推荐选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和平茶厂、绿康中药等30家企业受到省市县表彰,远元集团董事长郑远元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责任编辑:崔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