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四位龙江人的笑脸故事
发布于:2020-06-24 15:29   来源:东北网   

11日-15日,记者跟随全国新闻媒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一路驱车而行,围绕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报道。过程中,一张张“笑脸”让记者印象深刻,他们用笑容记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画卷的龙江篇章。

刘津江。东北网记者-王春颖-摄

刘津江:合作社所有成员一个不掉队,要比小康过得更好!

鲜食玉米、药用玫瑰、蜂蜜……入夏以来,同江市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津江和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附近村屯的农户们都特别忙碌。

绿农合作社复工复产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附近村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帮助贫困人员“动起手、迈开腿、赚到钱、奔小康”。说起小康生活,刘津江说:“我心中的小康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合作社所有成员一个不掉队,我们要比小康过得更好!”

张英善。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造林模范张英善:10年承包了300公顷造林地

“10年承包了300公顷造林地”“开办了乌马河林业局第一个家庭经营性林场”……45年来,伊春市的张英善栽树过百万棵,遍布在西北岔河两岸。他曾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走20多里的路,用勤劳的双手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也曾一年中有7个月住在山里,赶上防火期不能生火,几个凉馒头、一捧河沟水,就是一天的伙食;2011年退休了,退休8年多,又累计栽树8万余株。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45年,持之以恒,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一名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据了解,现在张英善栽下的100多万株树,都长势良好,有的胸径已达40多公分。张英善告诉记者,他向往的小康生活就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现在已经实现了。

刘春。东北网记者-王春颖-摄

刘春:靠智慧农业把稻子种得更好

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理事长刘春种了整整40年的土地。站在稻田前,回想40年间依靠种地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历程,他感慨万千:“我们农民的小康生活梦想很简单,种地容易,卖粮也容易,我们合作社的成员们也基本实现了!”

站在稻田前,刘春笑着说,以前种地是靠经验、靠天,现在种地是靠智慧农业。以前就想着怎么打更多粮,现在想的是怎么把稻子种得更好。以前种地起早贪黑,现在这万亩大田块10天就能插完秧。以前卖粮看买家意愿,现在还没等种植,销售订单就签完了。据了解,除了给社员分红,合作社还带动4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超过3000元。

刘养顺。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林场民宿带头人刘养顺:带动“溪水农家院一条街”

如何找到新的门路,让伊春老林区焕发出青春活力?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退休工人刘养顺敢想敢干,开办养顺农家院,主要经营餐饮服务业,招牌菜红烧鱼、排骨炖豆角、贴饼子。开业以来,养顺农家院的生意十分红火,每天都会接待游客二三百人,农家院几乎都在满负荷运转,一天的收入就上千元,相当于刘养顺半个月的退休工资,同时还带动了子女和6名亲友再就业。

在他的带动下,现溪水所已有农家餐旅馆16家,形成了“溪水农家院一条街”,刘养顺也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全所餐饮行业的领路人。刘养顺表示,他现在天天起来锻炼,就是想在小康生活中,继续发挥余热,让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