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抑郁症被拒登机” 还需用法律“说话”
发布于:2020-10-19 14:47   来源:南方日报   

编者按:有网友微博发文称,一名女大学生乘坐春秋航空时,因服用药物副作用导致手抖,被拒绝登机。抑郁症患者该不该被拒绝登机?请看以下读者的评析。

简单拒载未免粗暴

■杨 悦

回顾一下拒载理由。航空公司回应称,女孩情绪激动、病情不明,没有专业医疗意见的情况下,出于对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飞行安全的考虑,谨慎地做出这一遗憾的决定。

这个理由恐怕很难说服人。一方面,飞机很快就要起飞,正常人都会着急,情绪激动不是很正常吗?另一方面,女孩还提供了相关药单、疾病证明以及近期的航班记录。足以证明自己不仅病因明确,而且有正常坐飞机的身体条件、情绪能力。

当记者以旅客身份询问航空客服时,工作人员回应,不建议抑郁症患者乘机。抑郁症如今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世界上大约有3.4亿人患抑郁症,2019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已经达到9000万之多。直接忽视如此庞大群体的出行方式选择权,是不是也有些太傲慢了?

不可否认,密闭空间可能引发抑郁症相关症状,严重患者乘机确实需要多加考量。但如果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上表现为社会功能正常,处于稳定期,是可以正常乘坐航班的。而且,抑郁症患者通常也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航空公司究竟怕什么呢?

安全第一才是负责

■静 子

航空公司作出拒载决定具有法律规定依据,一点毛病都没有。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49号令规定: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乘客在接受安检时出现了手抖症状,虽然属于药物的副作用,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保证乘客不会出现其他过激行为,拒载实属正常。

还有,法律也规定机长有权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做出决定,这名旅客就算没有抑郁症,所表现出的情绪激动,甚至大哭大闹,也都让人怀疑会对飞行安全造成隐患。众所周知,航空运输对各项条件的安全要求最高,旅客的身体状况在机组人员看来是不适合乘机的,为了安全第一的宗旨,机长有权拒载乘客。

安全大于天。乘客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其他旅客的出行感受同样应该被尊重。事情发生时,已经有同航班旅客向工作人员提出不愿意与其同机的要求,航空公司方面决定全款退还乘客机票费用,其实也是对涉事旅客的一种保护,是一种稳妥的做法。

还需用法律“说话”

■付 彪

航空公司基于飞行安全考虑选择拒载,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过,抑郁症患者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是否属于规定中涉及的“健康情况可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则是此次事件引发舆论争议的焦点。

抑郁症患者乘坐飞机是否会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航空公司能不能拒绝此类人群登机?我认为,航空公司有拒绝抑郁症患者登机的权利,但国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患者是否可以乘机。而各航空公司对于抑郁症患者乘机也没有特别的规定,有的在能确保航空安全的情况下,通常会接受这类患者,甚至给予特别的照顾和人文关怀。

因此,航空公司应在保障自由和适当干预之间寻找平衡,包括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规定和应对方案,在能确保其他旅客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这类患者的出行权利。同时,有必要修订完善民航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哪些患者可拒绝登机、哪些需要监护人陪同、购票乘机要出具哪些证明等。用法律“说话”,方能避免类似事件的上演。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