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 ——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调查
发布于:2020-12-15 11:21   来源:当代陕西   作者:郭正锋

汉滨区辖24个镇、4个街道办,425个村100个社区(含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有基层党组织1360个,党员33555名,全区贫困村23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579户202416人,占全省的4%、全市的25%。脱贫攻坚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村情户情复杂,任务繁重而艰巨。

84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大棚蔬菜基地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不断强化“党建+”系统思维,积极探索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方法,创新形成了“党支部+X(农业园区、旅游景区、能人大户、合作社等)+贫困户”的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模式,通过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融入党建带脱贫、抓好脱贫促党建”的新路子,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

“党支部+X+贫困户”实施以来,全区231个贫困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和农业园区、主动对接农业园区和社区工厂、牵头引进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组织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组织党员结对帮扶等方法,全区1.9万名党员干部与5.02万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推动2.76万户贫困群众融入特色产业链,占全区产业脱贫的90%,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个建强”筑牢战斗堡垒

“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党支部”是桥梁、是纽带、是关键。实践中,我们以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为重点,以“四个建强”为抓手,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强基层党支部。五年来,先后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六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年”活动,创新实施以“一轴四区”党建示范带为重点的“示范达标”创建,累计投入资金12461.6万元,全力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清零”行动,全面落实农村党支部对党员队伍和村级各类组织、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领导责任。各农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制订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组织带领全体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全力动员各类经济实体吸收贫困户创业、为贫困人口创业增收指引路子。

85

农民在“陕茶一号”园区务工

——建强村“两委”班子。五年来,坚持常态化开展村级班子综合研判,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64个;对3246名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常态化“政治体检”,调整不符合资格条件、不胜任岗位村干部31人;在全市率先落实“一村一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选配316名大学生进入村级班子。通过届中调整、后进整顿等方式,大力选拔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乐意为群众服务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建立健全管理考核、监督约束、事务决议、能力提升、后备选育等“五项制度”,不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质量,引领村干部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能力持续提升。

——建强第一书记队伍。五年来,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原则,坚持党务干部派弱村、经济干部派穷村、科技干部派产业村、政法干部派治安混乱村,按需选人派人。全区选派231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先后撤换调整、跟进补充126人。

——建强党员队伍。五年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亮牌对标争先锋”活动,引导党员亮牌强意识、对标找差距、争先促引领,与贫困户结对子,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帮带引领作用。全区1万余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办实事好事3万余件。

“四种模式”激活动力引擎

推行“党支部+X+贫困户”,“X”是举措、是路径、是办法。实践中,我们紧密结合实际,遵循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无缝对接市场需求,广开路径,让贫困户在市场主体带动引领下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采取党支部创办、领办等方式,把党员骨干、专业大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及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和市场资源,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农户用土地或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用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帮助贫困户找到长期稳定的致富路子,有效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贫困户脱贫、集体经济积累增强、合作社增效、党支部三力作用增加的“四赢”格局。建民办忠诚村党支部领办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2200亩,投资4286万元建成现代化农业园区,与农户签订协议书,形成供种、种植、技术指导、收购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并申请注册“天瑞塬”蔬菜产品商标,取得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成为安康蔬菜市场一大品牌。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蔬菜产业党小组12名党员对2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带动全村200余人从事蔬菜生产经营,发展蔬菜产业致富项目,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党支部+农业园区+贫困户”。依托全区187个农业园区(省级8个、市级75个、区级104个),把贫困户嵌入园区建设的产业链上,为种植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保姆式”技术保障服务,园区种植户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生产作物统一上市、统一销售,形成各个园区以党支部为引领,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有效规避了贫困户分散经营的市场风险。大河镇先锋社区党支部组织尚硒农业园区将蔬菜大棚“返租倒包”给贫困户种植、管护,并负责提供种苗、肥料,负责技术培训和统一销售。金融部门跟进对贫困户授信贴息贷款,用于贫困户入股园区参与分红,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在园区务工收入达1.5万元左右。牛蹄镇引进企业投资6000余万元建立京康农业园区,建成高标准“京康茶园”4500亩,856户贫困群众就地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了稳定增收。

——“党支部+生态旅游+贫困户”。依托辖区旅游资源,组织各镇(办)旅游村党组织发挥支部主导作用,动员贫困户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积极组织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将旅游市场投放量倾斜于贫困户,以旅游为抓手,把贫困户的土特产品打包投放到旅游市场;并将贫困户的剩余劳动力与旅游企业签订用工合同,解决务工用工问题,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双龙镇以茶旅融合、全域旅游、美丽小镇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和茶产业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双龙4A景区、十里香河、平头山等资源,把茶叶产业发展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引进安康汉水韵茶叶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设茶园1万余亩,免费为222户贫困户提供茶苗、肥料、技术,并签订收购协议,带动贫困户新建茶园1050亩。县河镇充分发挥黄洋河流域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110余户,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千万元,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党支部+能人大户+贫困户”。以村(社区)为单位,以党支部为纽带,组织带富能力强的能人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送技术、传经验,让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技可学、有样可参,实现贫困户与能人大户抱团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真正达到共同致富。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招引能人大户潘建龙组建瀛天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亩,全部栽植优质良种核桃,采取公司牵头、基地示范带头、协会组织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共同参与管理,带动周边农户联片种植富硒核桃,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

“四项举措”,凝聚发展动能

推进“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加强新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活动拓展到脱贫攻坚各环节和全过程尤为关键。工作中,我们推进“四项举措”,统筹各方力量、盘活各类资源,凝聚起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86

“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强化组织领导。区委组建“党支部+X+贫困户”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日常推进、督查考核等工作,各镇办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逐村分析研判,着力解决村党支部确定“+”什么、怎么“+”的问题。明确镇办党委书记率先整顿一个问题最严重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增强推进“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带动力和保障力。

——强化资金保障。为确保“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运行顺畅,区直相关职能部门从中省市财政专项扶贫切块资金、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资金和其他行业项目整合资金中留出专项扶持基金,加大“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扶持力度,全力落实相关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提升精准扶贫成效。

——强化探索创新。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实践,不断创新“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积极探索一“+”、多“+”等灵活多样、实用管用的带动方式,把“X”不断优化升级,使其产生裂变效果,让“+合作社”“+旅游景区”“+产业园区”“+能人大户”竞相发力,真正让每个贫困户都找到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径。

——强化责任考核。区委组织部、区脱贫办制定出台了相关考核办法,把镇办党(工)委“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基层党建考核和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明察暗访、镇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建立月统计、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机制,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及时总结表彰,对工作滞后的及时提醒诫勉,倒逼责任有效落实。

      五年来,全区按照“党支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等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87个、培育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6家、专业合作社1920家、家庭农场170家、新社区工厂91家,实现了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带动5.4万贫困人口依托产业人均增收1530元,有效实现了贫困村脱贫需求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与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