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的“底盘”

——创新,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

发布于:2021-04-20 09:16   来源:陕西网   作者:计科宪 梁芝芳 秦凯风

3000多个零部件、40多道工序,数百米长的生产线上,每6分钟就有1辆整车下线;两条总装线,一天下线450辆——这,是陕汽速度。

除民用领域稳居第一方阵外,陕汽军车连续六次亮相国家“大阅兵”,成为业界唯一——这,是陕汽质量。

没有特殊资源,却能异军突起、一马当先,陕汽靠的是敢改革、善创新。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鼓舞着陕汽人铆足干劲,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一路疾驰”:2020年,陕汽生产各类汽车24.4万辆,同比增长27.4%;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20%,并荣获省国资系统“稳增长突出贡献”奖。

“底盘”支撑

一副小小的护目镜模具,愁坏了“三秦工匠”席小军。

去年疫情初期,陕西医用护目镜告急,紧急加工镜片和呼吸阀模具的任务落在了“三秦工匠”、汽车装备制造厂铣磨班班长席小军和他的“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头上。

席小军平时加工的都是铁疙瘩,这次不一样,要做PC(聚碳酸酯)模具。没图纸、没参数,只有一副木质模具和一个医用护目镜样品。 

0.01毫米的精度要求,如何保证冲压时原材料不破裂?席小军拆下样品镜片,对折180度实验柔韧性,定下无间隙模具加工方案。

以往开一套模具,需要一周时间。可这次,要在一天内完成开模并投入生产,席小军只能带着工人们连夜测数据、上传编程、数控铣、线切割、修模……

工人们连轴转苦干16个小时,护目镜模具终于加工完成。镜片冲压出来,表面平整,边角毛刺细微,检测达到医用标准。改进后,第一条生产线正式建立,20人的班组日产达到5000件。

克服缺员工、缺材料、物流不畅的困难,一周后,2.8万副“陕汽护目镜”如约交到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手中。

“这不是仅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实现,需要每一个创新参与者的协同合作。”席小军打了个比方,“有了好的底盘,汽车才能跑得更稳、更快。”

席小军的创新工作室去年主持完成创新成果66项,占汽车装备制造厂的78.3%。而这个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

这些年,席小军立足岗位,发明了4类300多把刀具。别看大都是改良工具、优化工艺的小改小革,但新工具代替老办法,解决的都是最实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效。

“技术突破无大小,每一次创新都有它的价值。”席小军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

为此,他专门送徒弟到车架厂杨万昌创新工作室学习——去年6月以来,陕汽创新开展“跨企师带徒”新模式,打破各分厂间技术交流壁垒,搭建传帮带新干线,培养多能工。

130

△ 陕西省产业工匠杨万昌(右五)给学员讲解数控知识和应用方法 李青 摄

模修钳工杨万昌的“绝活儿”不少:一根钻头,一张纸,他能在气球上打数个孔而气球不破;一把刮刀,一个平台,全凭一双手,他能刮研出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

他还善于琢磨,主动牵头编写《车架厂钳工技能培训大纲》,成立钳工技能培训基地;带领工作室成员对TP110哈雷进口油缸创新修复,完成腹兼平、金方圆数控冲模具创新设计等,创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为了激活全员创新动能,陕汽通过内部机制调整、薪酬制度设计等方式挖掘激励身边的微创新,设立小微创新启动专项资金。

迄今为止,陕汽先后举办三届创新大会,奖励员工创新成果984项,评定公司级创新成果91项,创新奖励金额达2300余万元。

“小创新,大奖励”之外,还有一条:包容失败,只奖不罚。

这下子,人人都愿意动脑筋、花心思,全员创新热情空前高涨:2019年人均创新提案1.47项,2020年达到人均1.8项。

2017年首届创新大会上,车身厂装焊二车间工艺员牛黎平拿到了5万元奖金,发明的试片剥离器荣获小微创新二等奖。

“创新并非高科技、高大上的专属产品,而是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35岁的牛黎平认为,对生产一线的工人而言,创新是为了干活更快、更好、更省劲,实际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

“这活真难干,别看那七个小孔,打一天下来筷子都握不住,而且手工打孔还容易跑偏。”无意间听到一线工人“吐槽”前围总成安装孔难打,牛黎平上了心。

工作强度大、影响生产节拍,怎么办?他不断摸索、反复试验,发明前围总成自动钻孔装置。不仅保证钻孔位置的精度零误差,而且把原先需要两分钟完成的打孔工序,缩减至十秒。

截至目前,陕汽已建成公司级创新工作室16个,市级(省产业级)优秀创新工作室3个,省级(全国产业级)示范创新工作室3个,涉及一线工人120余人,2020年累计完成创新成果438项,实现创新降本1600余万元。

生产一线成了创新一线,陕汽人就像一个个零部件与企业紧紧拧在一起,让这辆“大车”开足了马力。

“车头”指向

2020年11月11日,陕汽推出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全新技术产品平台德龙X6000。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陕汽拿到国内第一张在公开道路上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

在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快速迭代的重卡市场,陕汽无疑迈出了关键一步。而在北斗“指路”以及无人驾驶浪潮来袭的背景下,这也是国内高端重卡向智能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这一步,陕汽足足走了十年。

131

△ 陕汽重卡总装线 张博文 摄

陕汽人攻克重重技术难关,取得42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7项。新产品在节油、舒适、安全、智能化等方面核心性能上实现了全面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整车、高效动力总成等专有技术,X6000实现百公里油耗行业最低——比国内标杆低10.3%,比国际标杆也要低4.6%;依托模态优化、主动降噪等技术,达到正常工况下车内噪音最低;利用制动协同、操纵稳定性控制等技术,实现行业内重卡制动距离最短。

“与国际一流重卡企业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细节上。”汽车工程研究院HD项目组整车研发室副主任文雪峰说,X6000发布之前的“细节攻坚战”,打了将近一年。

汽车工程研究院成立了30人的精细化小组,从结构、外观到重量、工艺可能性,一次次评审论证,多方考量,寻找最优方案。

“细节优化了数百处,每一处都反复修改、完善,优化次数加起来得以万计。”文雪峰介绍,仅发布会展车设计,就做了4套方案,生产了8辆车。

于是,新发布的德龙X6000在通过欧洲最严苛的碰撞法规前提下,自重再降,车身原材料成本下降25%;后视镜能根据车辆行驶方向自动调节角度,有效减小盲区。

将产品和技术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陕汽摒弃了被动跟随模仿的产品开发策略,建立了基于“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客户运营全过程”的正向研发体系。

“几千个零件组装在一起,模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调校和匹配。”搞了十几年汽车研发,HD项目管理组经理吕凤强明白,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抄不来的。

而正向研发的每一刀每一斧,都是针对现有市场调研来进行雕琢的,能最大程度保证产品性能和客户需求的契合度。

“过技术关容易,过需求关难。”在他看来,这就好比一场考试,不过“判卷”的不是专家,而是卡车司机。

有一次,在做用户购买需求调研之前,陕汽自己先对性能、价格、服务、舒适性等因素进行了排序。然而调研结果出乎意料,预想的因素与用户关注的核心因素完全对不上。“用户最关心这辆车能带来多少经济价值,一辆车无论技术多先进、外观多炫酷,如果投入产出比太低,用户也是不会购买的。”吕凤强说。

这一次,陕汽利用天行健车联网大数据,识别了16万项客户需求,大到载货车自重,小到眼镜盒、杯座要怎么做,全部进行分类、汇总,再依据关注度排序,研发时优先保证客户最关注的性能。

“对驾驶员来说,卡车就是一个移动的家,因而对驾驶室的空间、居室化功能等有更高更丰富的需求。比如长途货车司机,很多都是夫妻档,我们配置了双人卧铺,能做饭,每年可为用户节省上万元住宿费。”研发工程师刘建锋负责驾驶室开发,他认为自主创新就像汽车的“车头”,引领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

顺着“车头”指向,研发、智造、领先,陕汽自主开发了性能比肩国际一流重卡的全新换代产品、性能优异的第三代军用重型高机动运输平台、适合高速物流运输的长头车等三大战略产品平台。

此外,陕汽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各类国家、行业标准20项,其中主导制定《液化天然气汽车技术要求》等3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双轮”驱动

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三国时期魏蜀交兵的古战场之一,《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曾数次进入这里。1700余年后,与五丈原隔渭河相望的蔡家坡,驶出了我国首辆军用重型卡车。

这是陕汽人创业的起点。1968年,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陕汽应运而生。

陕汽人自己动手,挖平山头建厂房,拿着三合板画图纸,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生产了我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彻底终结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陕汽进军民用重型卡车市场,开始二次创业:通过一系列大胆改革,让一个“超过了破产‘警戒线’”的三线军工小厂逆风“翻盘”,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第三次创业,陕汽苦练“内功”,向“智造”要活力、拓市场。2001年,陕汽在企业运转资金并不丰厚的情况下投资数亿元在西安北郊新建汽车产业园,扩大产能。到2010年,陕汽重卡年产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这是十年前的30倍。

2018年,陕汽携带“双轮驱动”战略重回蔡家坡,“再造一个新陕汽”。这就是陕汽商用车。——继陕重汽之后,陕汽的又一张王牌。

陕汽商用车曾在其官微上这样阐述自己的定位:陕汽商用车是陕西省“300万辆汽车工程”、宝鸡市“百万辆丝路汽车名城”和陕汽“再造一个新陕汽”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

于是,陕汽围绕全系列商用车全面发力,投资45.76亿元,打造一个高端、智能化的商用车产业园,建成后将具备20万辆全系列商用车生产能力,预计未来整体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这一系列动作,在陕汽内部称为“第四次创业”。短短两年之后,2020年,陕汽商用车下线整车突破4万辆,同比大涨80%,创历史新高。

53年历经四次创业,从三线建设到体制改革、从技术引进到正向研发、从转型发展到双轮驱动,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早已融入陕汽高质量发展的血脉。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行业竞争焦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后市场新业态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按照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年汽车后市场价值链要达到整个汽车价值链的55%。

在这一背景下,陕汽一方面不断深化市场布局,拓宽产品线,补齐细分市场空缺。另一方面,在物联网发展的大潮下,陕汽也顺势而为,频频发力汽车后市场。

“我们邀请重点客户全程参与到产品前期研发,同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客户买了我们的车,就不用再雇维修团队了,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陕汽控股党委副书记张金山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陕汽“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的要求,陕汽对研发、生产到销售进行了全流程优化,并借助后市场板块的其他业务资源,打造卡车全生命周期与运营全过程的线上与线下服务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陕汽推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看得见的产品,还是一种整体解决方案。

这正是几年前陕汽提出的由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落地。

134

△ 天行健车联网客服中心

“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后,通过远程诊断,我们提出了主动服务、主动预防加专业维修辅助的售后服务政策。”张金山表示,后市场板块的各业务单元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一些服务组合。

他口中的数据,就是天行健车联网大数据。

“原始数据就像一袋面粉,你能用它烤面包,也能包包子、炸油条。”天行健车联网公司总经理王学军说,“同一组数据,分析方法、加工程度不同,运用轨道就不一样——它可以服务于研发,也可以用于售后服务,甚至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比如,天行健车联网平台为汽车工程研究院开放1300余种车联网数据,通过车辆实际数据分析优化整车设计、改进市场问题,为研究院整车道路试验提供远程数据监控分析。

此外,为陕汽用户免费开通车队管理系统,形成“整车+车联网”的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还能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推荐服务站选址,精准推荐备件投放,为客户提供更及时的服务。

目前,天行健车联网平台已有入网车辆83万台,管理融资车辆12万台,渣土车智能监管落地项目23个城市,建成完善服务于陕汽后市场的车联网商业运营体系。

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迈进,陕汽正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当代陕西   计科宪  梁芝芳  秦凯风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