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读者 服务人民 | 邹韬奋
发布于:2021-06-21 15:36   来源:陕西网   

热爱读者 服务人民——邹韬奋

(1895——1944)

9、邹韬奋

邹韬奋,江西余江人,原名思润。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报刊编辑、政论家、出版家。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邹韬奋在新闻出版事业上所作出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邹韬奋的题词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吴玉章的题词是:“近代中国文化界, 在新闻事业、出版事业上,最有成绩、最有创造能力的,要算邹韬奋同志。”周恩来则从邹韬奋的成长经历出发,对其奋斗历程给予充分肯定:“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与周恩来持相似看法的,还有宋庆龄和史良。宋庆龄推崇邹韬奋,她说:“他的斗争历史,提供了革命知识分子所走道路的ー个最光辉的榜样。”史良赞道:“韬奋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走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战斗的ー员。他战斗的一生反映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光明、找到真理的全部历程。”

邹韬奋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混乱不堪、险厄迭现。邹韬奋青少年时期既上过传统家塾,又受过西式教育,但国破家困的大环境培养了他的忧患意识。他早年崇拜黄远生和梁启超,一方面说明他立志以新闻记者为终生职业;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决心充当民众喉舌的迫切愿望。

1926年10月,邹韬奋正式接编刚刚创办一年的《生活》周刊, 从此开始波澜壮阔的新闻生涯。他从不缺乏行文风采,也不缺乏新闻敏感,虽然发行初期有些苦恼,但他最为痛苦的事情却是心灵的折磨: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

邹韬奋目睹过五四运动,但他没有参加,而是埋头读书,想做名“优行生”。在20世纪20年代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邹韬奋竟仿佛置身于世外,在《生活》周刊上倡导“趣味化”。尤其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跟当时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ー样,仍然对国民党抱有幻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的思想急剧变化,开始了从进步走向革命、从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首先,他改变办刊宗旨,在《生活》周刊大量刊登抗日新闻报道,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其次,适时刊办《大众生活》周刊,把“对民族解放前途,对大众解放前途,尽一部分的贡献”作为办刊宗旨,该刊积极反映民众心声,大力推动爱国救亡运动,深受读者欢迎,创造了当时中国期刊史上每期销售20万份以上的发行纪录。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九一八事变发生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邹韬奋,这位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用自己手中的笔,鼓舞了抗日志士前赴后继的斗志,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全面抗战的展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1944年7月,邹韬奋病逝于上海。在临终遗嘱中,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庄严请求。很快,中共中央在延安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这实际上也为邹韬奋长期以来一直曲折而艰辛地探索思想立场转变,画上了一个圆满而肯定的句号。

文字来源:书籍《中国红色记者》、网络等

责任编辑: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