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枪的新闻战士 | 孟秋江
发布于:2021-06-21 16:41   来源:陕西网   

以笔为枪的新闻战士—孟秋江

(1910——1967)

18、孟秋江

孟秋江,原名孟可权,江苏常州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地记者。孟秋江出身贫寒,15岁就到上海谋生,一路摸爬滚打,练就了坚韧的品格。1935年,孟秋江几经辗转来到甘肃张掖,寻得了一份公务员工作。也正是在此,孟秋江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1935年,时任 《大公报》通讯员的范长江来到甘肃张掖,与孟秋江偶然相识。在孟秋江的陪同下,范长江开始了在张掖的采访,顺利完成了《弱水三千之“河西”》等极有分量的通讯报道。范长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中国的西北角》的发行人就是孟秋江。

后经范长江推荐,孟秋江任上海《新闻报》驻绥远记者,负责报道当地战况。在这期间,孟秋江开始表现出一个战地记者的卓越才能,他常常在半夜和黎明时分还在等待前方战报,以便及时给 《新闻报》拍发战地专电。由于孟秋江在绥远前线优秀的战地报道, 1937年七七事变后,范长江将他介绍进《大公报》担任记者。就是在这时,孟秋江写出了自己的通讯名篇《南口迂回线上》。

平型关战役打响后,孟秋江又写下《大战平型关》。这篇通讯也成为平型关大捷报道中最为精彩的篇章。细腻的文笔,加上对战争的近距离观察,使他的战地报道成为《大公报》的亮点。

1937年9月,孟秋江在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见到了主持工作的周恩来。同年冬天,孟秋江辗转来到延安采访,成为继范长江之后第二个访问延安的《大公报》记者。在此期间他多次与毛泽东见面。孟秋江把毛泽东关于抗战的讲话用专电连夜拍发,刊登在武汉的《大公报》上。延安之行后,孟秋江的政治态度开始发生转变,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理论,并最终成为一名忠诚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1938年9月,范长江、孟秋江辞去《大公报》职务,转入重庆《新华日报》工作。1938年10月,范长江在长沙组建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孟秋江也参加了国新社的工作,并担任经理一职,还和范长江共同发起筹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当时,国新社所发稿件, 在国内遍及整个大后方,在国外则远达南洋、北美和西欧。

1941年皖南事变后,孟秋江临危受命,担任国新社桂林总社社长,以过人的组织才能和智慧谋略,负责组织人员撤退工作;做好所有善后工作后,孟秋江最后ー个离开桂林到达香港。皖南事变后,党的事业处于相对低迷时期,孟秋江却在此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孟秋江参与创办《周刊》和《文萃》杂志,以及上海《文汇报》的复刊工作,并参与恢复了国新社上海办事处。孟秋江采取秘密发稿的办法,组织写作“时局展望”、“军事评论”ー类文章,把新华社电讯稿的内容在文章中透露出来,巧妙地把共产党的声音传递给国统区的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孟秋江被党组织派往天津,开展对《大公报》的改造。1952年,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往北京后,孟秋江任《大公报》副社长兼党组书记。1962年,孟秋江受中共中央指派,前往香港担任《文汇报》社长,活跃在我国的外宣舞台上。

“文革”期间,孟秋江受到迫害,于1967年3月16日含冤自杀, 时年57岁。1980年平反。

新中国成立后,孟秋江长期从事新闻统战工作。1962年,他赶赴香港担任文汇报社社长。按党中央指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开展国际新闻宣传和统战工作,主动积极团结香港各阶层的力量,争取国际社会认同和支持中国对香港的政策,为祖国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冯英子在《枫落秋江冷》一文中评价,孟秋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常常临危受命,不计利害”,在怀念孟秋江时不禁感叹:枫落秋江冷!报人王淮冰在纪念孟秋江的文章中,称他“是著名的新闻战士,他和他的战友长江一样,其业绩将永载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史册”。

文字来源:书籍《中国红色记者》、网络资料等


责任编辑: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