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与文旅联姻,千阳多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发布于:2021-12-12 17:36   来源:陕西网   作者:张虎 杨海军


“朱鹮名片”被写进党代会报告,湿地旅游和乡愁文化紧密结合,作家们深入生活谱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千阳县不断在文化旅游领域发力,让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繁荣做到了有机结合。

朱鹮的背后是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

今天的千阳,朱鹮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自2014年朱鹮在千阳千湖湿地放飞以来,经过七年多的跟踪监测,野化朱鹮陆续在千阳县成功繁殖出了28只幼鸟,现在能经常监测到的朱鹮数量30余只。如今,朱鹮野外习性逐渐恢复已适应千阳的气候环境,具备野外筑巢、觅食、自主择偶交配、自然繁育幼鸟等能力,从而有力证明了朱鹮在渭北地区具有生存能力,千湖湿地是其优良的栖息地。

朱鹮在千阳扎根安家的背后,是该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山环水绕,已朱鹮为代表,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的天堂。

为擦亮以“朱鹮”为代表的生态文旅品牌,前不久召开的千阳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千阳要打造“游湿地、看朱鹮、赏田园、鉴非遗、忆乡愁”为主题的生态文旅,策划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看朱鹮来千阳”系列活动。今年秋天以来,以千湖湿地景区朱鹮放飞基地为依托,加大了对朱鹮的宣传推广力度。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利用掌上宝鸡、掌心千阳进行宣传,扩大了朱鹮知晓率,形成了人们了解朱鹮、喜爱朱鹮的浓厚氛围。同时,促进朱鹮文化推广项目与朱鹮生态文旅品牌融合。围绕朱鹮生态效益,做靓朱鹮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朱鹮文化品牌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下一步,该县还计划新建朱鹮广场,在广场和湿地公园内建设朱鹮雕塑,设计制作朱鹮系列香包、刺绣、纪念品等文创旅游产品,从而全方位树立“看朱鹮来千阳”的文旅理念。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文化推广方式,打响“朱鹮乐园、生态千阳”名片,真正使千阳朱鹮享誉全国。

 《千河文集》出版彰显地方文化繁荣

生态旅游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推波助澜。12月2日下午,《千河文集》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千阳宾馆举行,宝鸡市市作协主席李广汉、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吴万哲、市作协副主席、市职工作家协会主席白麟、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范宗科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副县长杜卿主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屈文刚做了讲话,千阳县部分作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千河文集》丛书共7本,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别是:杨江海的《千山拾遗》、杨惠强的《胎记》、杨红芳的《且放白鹿青崖间》、朱维的《九品官上树》、王艾迎的《无言的暖锅》、魏爱云的《在自己的小城里旅行》、郑江泉《触摸呢喃的土地》。会上,丛书作者代表杨江海、杨惠强、杨红芳、郑江泉分别进行了座谈发言。会上向县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等7个单位赠送了丛书。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范宗科赠送了书法作品表示祝贺。

市作协主席李广汉等分别作了讲话,对千阳县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肯定,对广大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屈文刚做了讲话。近年来,在宝鸡市作协、宝鸡市职工作协等部门和单位的精心指导下,千阳县的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当地戏剧作家朱维创作的戏剧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碎戏作家张建军创作的200多部碎戏剧本被拍成影视作品。作家郑江泉创作的散文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次《千河文集》丛书的出版发行,被誉为是对千阳县文学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