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龙亭:稻渔综合种养 种出“金”产业
发布于:2023-02-10 09:27   来源:陕西日报   

洋县龙亭田园乡村振兴产业基地里的稻蛙共生区(资料照片)。通讯员 苏湘栋摄

人勤春来早。2月2日上午,在洋县龙亭田园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几名群众正忙着改造稻蛙、荷蛙共生区内的水渠管线,为今年水稻、莲藕和牛蛙丰产打下基础。

近年来,汉中市按照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互利共生的理念,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稳粮和增收双赢,洋县龙亭田园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就是典型代表。该项目由陕西中起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共分三期,主要建设稻(荷)蛙共生示范基地、深加工生产车间等,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项目落地之初,洋县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到村民家宣传生态循环农业新优势,帮助企业协调流转200余亩土地。当地还为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争取产业发展补助资金,让企业安心落户经营。

据陕西中起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靖介绍,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占地200余亩的稻(荷)蛙共生示范基地和15亩垂钓区,年产值3500万元,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洋县龙亭镇龙亭村村民周小娥说:“我们家给基地流转了1亩地,年流转费1000元,在基地务工每天还能挣100元。这真是个让百姓致富的好产业。”2022年,共有100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20余万元,40户农户就近在基地务工收入80余万元。

稻(荷)蛙共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除了产出水稻、莲藕外,牛蛙每亩年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是实打实的“金子”产业。“我们在稻(荷)蛙共生过程中不施农药,养出来的牛蛙肉质鲜美、安全无污染,主要销往重庆、成都、上海、北京等地。目前已签订1000余万元的订单。”徐靖说。

稻(荷)蛙共生的生态效益也很突出。稻田、藕田中的昆虫和微生物都可供牛蛙食用,牛蛙的排泄物又是很好的有机肥。稻(荷)蛙共生池塘里的水经过生态排水槽、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净化池和生态渠,可直接用于水稻灌溉,从而实现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稻(荷)蛙共生示范基地建成以来,这里的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宝朱鹮在基地的觅食次数和种群数量也都大幅增加。朱鹮和牛蛙在这里成了“好朋友”。

为推广稻(荷)蛙共生产业的先进模式、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陕西中起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牵头成立了汉中市生态养蛙产业创新联盟,为全市蛙类养殖产业的相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搭建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品牌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共同把稻(荷)蛙共生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生态产业。(记者 高振博 通讯员 苏湘栋)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