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案!西安2023年实现县域足球协会全覆盖
发布于:2023-03-31 17:46   来源:陕西网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西安将坚持强保障重实效、打基础稳提升、搭平台求突破,分三个阶段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第一阶段(2022—2023年):改革西安市足球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足球协会职能,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成西安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青训中心,遴选部分学校和社会俱乐部建立业余青训中心,大力推动区县(开发区)青训中心建设,形成周内就近训练、周末集中训练的全市足球青训体系新格局;在首批4个足球特色区县(开发区)建立“一条龙”升学保障体系;搭建“幼儿—青少年—中老年”全年龄覆盖的全市足球竞赛体系雏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足球赛事体系,支持西安市足球俱乐部进入男、女全国乙级联赛。

第二阶段(2024年):发挥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西安奥体中心场馆及配套设施资源优势,积极申请承办和参加男、女全国乙级联赛并向甲级联赛冲击;新增4个足球特色区县(开发区),实现“一条龙”升学保障体系全覆盖;夯实足球青训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竞赛体系,扩大赛事规模,增加赛事场次,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常态化开展的西安市足球竞赛体系;建立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目标质量监控及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估督导制度。

第三阶段(2025年):全市拥有2支以上男、女职业足球队伍,俱乐部权责清晰、运营规范、管理科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凸显;足球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足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显著提升;社会足球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基层足球组织蓬勃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青少年足球普及程度、全市青少年足球人口占在校学生总数比例、国家级青训中心及市级和区县(开发区)级青训中心数量、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等重点指标显著提升。初步形成政府重视支持、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管理体制顺畅、竞赛体系完备、发展基础坚实、文化氛围浓厚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新格局。

深化足球管理体制改革 

2023年实现县域足球协会全覆盖

完善市级足球协会职能。增设青少年足球、市场开发、媒体宣传、监察、法务等内部机构,提升履职效能。增加市足球协会专职人员配置数量,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人事、财务管理办法,为全市各级足球组织开展赛事活动、普及足球运动和区县(开发区)组织青少年足球训练、选拔培养精英球员等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推进区县级足球协会建设。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建成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架构合理,具有固定办公场所、完备足球场地、充足经费来源和设有专职秘书长、全职工作人员的县域足球协会,2023年实现县域足球协会全覆盖。鼓励区县(开发区)体育主管部门以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区县级足球协会发展。加强对区县(开发区)足球协会建设、注册管理、竞赛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导监督,提升区县(开发区)足球协会服务本地足球发展的专业水平。

构建四级足球协会管理体系。建立“社区(村)—街道(镇)—区县(开发区)—市”四级,自下而上负责、自上而下监管的足球协会运行机制。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市、组织完备、管理高效、协作有力、契合西安足球发展特色的足球协会管理体系。

提升职业足球发展水平

力争2023年冲乙

联合陕西省足球协会、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高校,组建高水平女子足球队,力争2023年冲乙,2025年冲甲。鼓励本地实力雄厚、热爱足球的企业及个人组建高水平足球俱乐部,向职业联赛发起冲击。重点支持西安易联、西安荣海2支中冠足球俱乐部向中乙乃至更高级别的职业联赛发起冲击。结合中国足球协会对职业俱乐部改革管理工作动态,适时引进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

加强对青训工作的指导,支持青训梯队建设,通过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与各级协会、青训中心、学校、社会机构等广泛合作,畅通职业足球人才成长渠道。积极探索“体教社”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本地青训中心、校园足球、社会足球、青训机构等协同共生,促进本地青训体系与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紧密衔接。完成U8—U12、U13、U15、U17单年龄段区县男女梯队建设和U8—U12、U13、U15、U17单年龄段市级男女精英梯队建设,U8—U17单年龄段精英梯队中西安市户籍球员达到70%以上。

完善足球竞赛体系

联赛参与人数年增10%以上

优化赛制设计。建立涵盖各级各类学校的班级、校级、校际、市级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和大学生足球、社会足球等赛事体系,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城乡、惠及全市各类人群的竞赛格局。组织开展西安足球联赛,以区县(开发区)足球协会为参赛单位,组织分区赛,选拔队伍参加市级总决赛,实现西安市足球联赛对各年龄段人群、注册地、赛制等全覆盖,联赛参与人数年增10%以上。以社会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为参赛主体,以幼儿、青少年、高校学生、成人等为参赛人群,举办亲子足球活动、西安都市圈足球邀请赛、西安大学生足球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赛事体系。

打造品牌赛事。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和提供公共资源等方式,举办“长安杯”国际足球邀请赛,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足球队参赛。聚焦西安赛事名城建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足球赛事的报备及组织管理工作,形成1~2项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全国知名的青少年足球赛事品牌。积极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力争到2025年,参加或承办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足球比赛,女队进入前6名,男队进入前8名;参加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男、女队争取进入前10名。

强化赛事服务。建立西安市足球数据库,实现足球人才、足球组织和足球赛事数据化管理,抓好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专业足球、职业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和赛事评价反馈工作。

全面推进青少年足球发展

完善青训网络。优化青训体系布局,进一步完善管理团队、教练员团队架构和选才机制,优化竞赛体系、训练大纲和评估体系。加快国家级青训中心建设,以西安体育训练中心为依托,积极申报国家级青训中心。推进市级青训中心建设,鼓励各区县(开发区)积极创建市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每个中心建设1块标准足球场地、3~5块五人制或七人制足球场地、200~300m2专有功能用房,附带配备自建或合作的餐饮住宿设施。以学校为建制单元,依托社会足球俱乐部和驻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区县(开发区)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以1块足球场地为基准,逐步形成吃、住、训、学一体的训练体系。

完善球员升学保障体系。按照每个区县(开发区)“若干幼儿园+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的球员成长模式,完善精英球员升学保障体系,畅通球员升学渠道。依托校园,与名校合作,联合创建“三集中”精英梯队,优化精英梯队球员文化课学习和足球训练课程设置,保障球员全面发展。

加快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优化足球特色学校布局,加大精英球员培养输送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0所,累计向国家青年、少年集训队输送精英球员3~5名。改革组训方式,依托全市中小学校设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联合社会足球俱乐部设立足球青训联盟,依据球员年龄、特点和专业水平,组织学校和社会足球俱乐部分别承担后备队伍训练任务,构建形成布局合理、衔接有序的青训体系格局。

推动社会足球蓬勃发展

构建四级社会足球联赛体系

完善社会足球发展政策。制定社会足球发展扶持办法,在赛事组织、人才培训、监督裁判、纪律仲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服务。加强社会足球指导员培养和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培育,鼓励专业教练员、裁判员、足球指导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服务城乡社区,指导开展足球活动。制定西安市社会足球俱乐部和社会足球运动员等级评定方案,开展社会足球品牌赛事、草根明星评选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普及足球运动。组建街道(镇)、社区(村)足球组织、足球队、业余足球俱乐部和本区域非职业足球联盟,广泛开展足球“进社区、进园区、进乡村”等活动,举办足球节、足球嘉年华、足球论坛等群众性足球活动,实现基层足球组织、业余足球队和足球人口逐年增加。办好西安市群众足球联赛、西安市足球协会杯赛、西安市社区运动会足球比赛等赛事并使之常态化。指导区县(开发区)足球协会、街道(镇)和社区(村)足球组织、社会足球俱乐部开展乡村足球赛事、企业足球赛事、行业足球赛事、社区足球赛事等活动,积极构建市—区县(开发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社会足球联赛体系。

发展足球特色区县。在目前4个足球特色区县的基础上,争取再建成4个特色区县(开发区),每个特色区县(开发区)建设2个以上特色街道(镇),每个特色街道(镇)建设1~2个特色社区(村)。到2025年,全市半数以上区县(开发区)建成足球特色区县(开发区),形成“一区县(开发区)一品牌”“一街道(镇)一品牌”“一社区(村)一品牌”的特色发展格局。

加快足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争取把引进高水平足球人才列入我市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的层次和结构。选拔优秀足球管理人员、高水平教练员和裁判员赴国内外足球发达城市交流学习,加快提升足球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到2025年,西安市再增加B级以上教练员25人,C、D级教练员300人,国家级以上裁判员8人,其他级别裁判员350人。

建设群众身边的足球场地设施

加强足球场地综合利用。加强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十四运”赛后足球场地和校园足球场地的综合利用,与社会足球场地一并纳入西安市足球数据库,形成全市共建共享足球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足球场地管理运营的科技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打造“智慧球场”和西安足球文化新地标。加大足球场地的开放力度,科学制定开放政策和收费标准,鼓励各区县(开发区)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或企业管理运营公共足球场,实现足球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提高全市足球场地利用率。

加快足球场地建设。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住建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足球场地建设的有关要求,制定西安市“十四五”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化、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城六区以外的各区县(开发区)年均新增1~3块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承办各类赛事活动的足球场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再新建改建各级各类足球场地200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显著提升。

依托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西安奥体中心、西安体育训练中心等高水平专业足球场地,为职业足球俱乐部、精英梯队建设和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活动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崔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