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从地头“鲜”起 以微米“雕刻”
发布于:2023-04-09 08:25   来源:陕西日报   

四月六日,在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的年产八千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车间里,技术人员清查登记精密零部件产品。  记者 母家亮摄

从田间采下一筐筐果子,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损耗、保证品质?

坐落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提供了解决方案:就近建设移动冷库,实现果品最“鲜”一公里。

在智能化移动果菌库总装车间,一排排移动冷库十分壮观。走进其中一间冷库,这里储存着不同时间摘下来的苹果,用以检验测试冷库各项数据指标。“我们的移动冷库不占建设用地,放在田间地头就能使用,非常便捷、省电。农产品采摘后可当即入库预冷保鲜,极大提高了果农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收效果显著。”陕西果业冷链新材料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商畅介绍。

4月6日,陕西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启动。在铜川,观摩团走进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感受一座老工业城市聚力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抓好高质量项目建设的新作为、新气象、新成效。

“领先”“智能”“绿色”是本次观摩项目的特点。

陕西果业冷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东说:“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填补了西北地区冷链仓储产业空白。项目聚焦现代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看到国际智能冷链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项目已建成3条生产线,分别为年产1500万平方米聚氨酯冷库板生产线、年产3万套制冷机组生产线、年产2万套移动冷库生产线,正在建设年产200万套冷链用果筐生产线,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节能、智慧低碳的冷链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

在陕西未来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生产车间,一台台数控刀塔车床整齐排列。打开车床的“舱门”,一条机械手臂同时配有12种工具,犹如百宝箱,能够一次性完成铣、钻、攻等工艺。机械“巧手”稳准狠,不到一分钟就能实现微米级别的“雕刻”。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11月签约,当月就开工,3个月实现部分生产线试生产。产品覆盖汽车、仪表仪器等多个领域,并与铜川铭帝铝业、达美轮毂等企业实现产业配套。项目全部建成后,设备可达200余台,建设成为全省规模较大的精密制造数字化工厂,企业精密加工规模将位居全省民营企业前列。

在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连续运转。因为工艺的不断优化,生产非常平稳,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该项目生产车间主任陈传喜说。

铜川海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鑫介绍,为确保该公司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快速推进,在铜川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成立了海越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立足铜川、面向陕西、服务行业,计划在3年至5年内打造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与尖端科研人才聚集地,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近年来,受政策利好影响,动力锂电池发展势头强劲,并带动碳酸锂需求大增,价格上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整体建成后,不仅翻开了公司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新篇章,还将为铜川新增一个高附加值项目,为全市下一步继续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配套项目及产业落地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陈鑫说。

今年以来,铜川认真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聚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全面转型,实施项目谋划提质增量、项目招引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要素保障集中攻坚四大行动,落实领导包抓、部门包联、专班推进、专员服务四项机制,认真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推进项目,力争把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快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快增量”。截至目前,铜川市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108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339亿元。( 记者   杨鹏   赵杨博 )


责任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