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与创新 ∣村庄的“灵魂”

苦干不等于蛮干,创业一定需要创新

——高西沟与郝家桥的比较研究

发布于:2023-04-11 09:07   来源:陕西网   作者:李彬 左京

米脂县高西沟与绥德县郝家桥,两村同在榆林,相距56公里。先天条件高度相似的两个陕北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却也有共性可循。

不同的是,它们借助不同的助力,选择了各自适宜的产业结构;相同的是,从它们的发展中,都能看到坚持不懈的奋斗与创新。

路径各异,精神内核却相同。透过高西沟和郝家桥两个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图景,我们试图探寻乡村振兴不拘一格的一些规律。

离开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

乡村到底适合走哪条路、发展啥产业,得花功夫琢磨,靠自己一脚一脚踏出来。找准路子后,还要在打造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稳住成果。

从产业结构观察: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两村自然资源资产禀赋、区位条件、气候条件相似,但农业生产传承与惯性存在差异。高西沟与郝家桥的第一产业相比,虽然主要作物基本相同,却呈现出不同的种植格局。

高西沟村现有林草地4800亩、高产农田777亩,苹果园1000亩。

图片

郝家桥村全村区域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6672亩、林地2942亩。通过“三变”改革,流转土地6000余亩,其中2000亩山地苹果(初挂果)、520亩巴杏、790亩核桃、300亩玉米、270亩杂粮(红薯、谷子、黄豆、土豆)。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3000只湖羊养殖场等特色农业产业区。

图片

在第二产业上,高西沟目前正在建设35 kw至45 kw的屋顶光伏。郝家桥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500kw,饲草料加工厂项目总投资3591.9万元,预计今年建成投产。两个村都布局了光伏项目,充分利用陕北山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郝家桥还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谋划布局了饲草加工项目。

从第三产业观察,两个村都在布局农旅结合,但“农”讲的少,“旅”讲的较多;在资金投向上,“旅”的投入比“农”占比多。

图片

高西沟村民查看谷子长势

“高西沟记忆”项目总投资340万元,以“留住乡愁”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打造高西沟“休闲聚焦区”和艺术写生实践基地。“你好,高西沟”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打造农产品全品类展销展示平台,同时也是集休闲、简餐、线上直播新媒体制作等一体化的乡村慢生活体验中心。

此外,高西沟成功入选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点、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教学基地,举办省部级、厅局级培训班现场教学七次,举办践行高西沟精神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12期,接待观光游客和研学人员1521批次9万余人次。

郝家桥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红色资源优势,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13家培训中心合作共建,建设干教培训、群众课堂、美院写生基地;打造以“潮红”“潮农”为主要特色的陕北地区网红打卡地,建成综合服务中心、黄土文化主题餐厅、农家乐;利用生产道路建设“劳模路”,苹果基地、大棚基地建设“未来郝乡村”青少年研学基地。目前,郝家桥正在打造数字体验馆,将采取5D、VR等沉浸体验技术,开发数字党课、数字黄土文化等品牌课程。

从经营模式观察:

两个村子在三产发展上借助的外力不同,在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设计布局的定位上也不同。高西沟目前主要依托政府抽调的高西沟专班来负责协调推进。而郝家桥则引入榆林旅投的二级子公司陕西中红未来营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整体包装运营,共投资805万元,解决长期用工45人,临时聘用人员500多人次。

“产业兴旺”,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硬抄,用一个模式去套。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乡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培育产业发展方向,要坚持宜种则种、宜旅则旅、宜商则商。

透过两个村的发展,我们发现:既要基于第一产业,又不能囿于第一产业。而应强化一产对二产、三产的支撑力度,提升二产、三产对一产的反哺力度。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通过三产的相融相通和乘数效应,拓展农村发展空间,拓宽农业产业幅,提升农业价值链。

此外,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要让“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从联农带农到“联村带村”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利润远不如进城打工,很多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虽然这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却也给农村地区造成了空心现象。但随着乡村振兴,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淡化,农村也有了很多新机遇。因此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农村人口会出现回流。

图片
图片

透过高西沟与郝家桥的近五年常住人口统计,我们发现:对比五年前,高西沟常住人口在增减起伏中,整体呈现降中有增的趋势;郝家桥常住人口在五年间起伏不大,略有增幅。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村一级对常住人口的概念认识模糊,常住人口绝对数难以统计掌握。长期在村上工作的外地人并未纳入统计数据,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在六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应视为家庭常住人口的这部分人也未纳入统计中。

对农村人口回流,我们应保持合理期待。无论农民或是市民,是否只有常住乡村,才能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是乡村振兴常见的发展路径。让农户与企业联结在产业链上,还要“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观察高西沟与郝家桥,发现两个村虽然在联农带农的主体上存在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将视野转向了“联村带村”。

米脂县提出了以高西沟为核心,辐射大高西沟理念。目前已经把周边的万亩小米产区都纳入高西沟的范围之内,持续打造“高西沟苹果”品牌,建起标准化小米加工厂,大力推行党支部包销模式,为村民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牵线搭桥,用高西沟这个名片来带动发展周边村集体。

绥德县则出台《郝家桥片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将郝家桥作为绥德县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与县城发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将郝家桥流域沿线的五个行政村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红色教育+干教培训+三产服务+果蔬产业”的发展思路。

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郝家桥打响“郝”字号品牌,带动“泛郝家桥”片区发展。成立郝家桥联农带农服务中心,共引进各类社会资金4983.51万元。其中,引入县天然气公司投资1500万元,不仅让郝家桥村民冬季方便做饭取暖,同步解决了周边五里湾附近居民冬季供气不足、错峰供气问题;引入榆林旅投共投资805万元,解决郝家桥及周边村长期用工45人,临时聘用人员500多人次,参与建设郝家桥各类项目。

对比两个县的做法会发现,它们都在努力打造“样板村”与“楷模村”的品牌效益,同时还致力于带动周边其他村落发展,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精神因子:奋斗与创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高西沟人就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并在有限的土地上,搞起了土地利用“三三制”模式,经过四届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把一个荒山穷沟治理成为一个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建设典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图片

高西沟水库

高西沟人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按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坝地打堰窝,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的布局进行综合治理。建高标准农田,因害设防,因地施治,既解决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耕地资源,又可稳产高产,农业多出过去3.5倍的产量,亩产增加了近八倍。

近几年,高西沟以“生态+”为主题,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整合资源优势,巩固维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成果,提升高西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使农民增收致富在水土保持上开花,农业生产上结果,绿色生态上见效。目前虽未完成“三变改革”,农民收入仍然以单家独户务苹果为主,但由于产业基础好,高西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高于郝家桥。

图片

而郝家桥同样着光荣历史。早在抗战时期,中共绥德地委通过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热潮;1944年,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

2018年,郝家桥开展“三变改革”,将全村所有荒地、坡地流转至村集体。按照“林果粮上山、设施农业到滩、规模养殖进沟”的产业布局,迅速摆脱了贫困高发的局面,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还按照“多业并重、多元增收、多措并举”的总体思路,集聚社会资源同向发力,建立以三产务工收入、农林产业收入为主导,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多产业、多渠道增收格局,精准提升农户收入。

郝家桥村集体经济收益重点用于产业基础设施、乡村公益性岗位、项目运营维护、村级公益事业等。而不是简单发钱发物,防止“一股了之”“一发了之”和“泛福利化”。

从高西沟与郝家桥的精神因子去观察,奋斗与创新,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第6期)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