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内陆港的使命
发布于:2023-05-16 08:42   来源:陕西日报   



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玛纳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斯坦姑娘叶丽娅与员工纳瓦在讨论业务。 记者 董剑南摄

4月2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欧班列“一带一路”10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装载着260多辆西安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西安国际港站,直奔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而去。

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正是从这里出发,开启了“钢铁驼队”纵横欧亚、联通陆海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10年间,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超1.7万列,开行数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作为全国首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全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加快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助力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造港开埠,通商兴业。这是一座内陆港的开放使命。



4月24日,中欧班列俄罗斯菜籽油回程专列抵达西安港。 西安国际港务区供图

■ 造港开埠 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作业线上,龙门吊不停地吊装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堆场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来回穿梭……

这是西安国际港站日常的“剪影”。每天,10余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这里出发和抵达,来自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这里集散。

1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仅有5条货运线路、没有货场的四等小站。

2013年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始发,穿山越岭直奔中亚。

丝路兴,天下通。

伴随日渐繁忙的汽笛声,西安国际港站也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陕西地处我国几何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开放不足一直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

2008年,承载重要使命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成立,启动“造港开埠”、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探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西安港建设持续向更高能级跃升。

2014年12月,西安港国家代码“61900100”、国际代码“CNXAG”获得认可并正式启用,步入国际运输“始发港/目的港”序列,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这两个代码的内陆型港口。

2022年4月,西安国际港务区再度拿下“国家级牌照”——西安港成为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的内陆港,长安号成为全国首个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的中欧班列。这意味着,出口企业从货物发出到拿到退税,原本1个月的周期最快可缩减至1天。

随着政策叠加赋能,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在成为我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曾经的“四等小站”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3束6线的场站,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达到18条,设计集装箱年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拥有西安综合保税区,铁路一类、公路二类口岸,粮食、肉类、整车进口指定口岸,可满足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开行1万列的功能需求。

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引进了中国五矿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林业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了中国五矿“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远海运“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等项目,不断完善港口功能,有效提升班列运行效率及本地铁路到发能力,奋力打造世界一流国际内陆港。



航拍西安国际港站。 记者 董剑南摄

■ 行稳致远 “钢铁驼队”驰骋亚欧带货忙

“吉利汽车出口专列,发车!”4月23日,装载165辆吉利星越L汽车的中欧班列吉利汽车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15天后,这批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专列的开行,为西安吉利提供了综合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的海外发运选择,加快了吉利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原先走海运需要45天至60天时间,现在通过长安号运输只需要15天,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吉利汽车集团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总监陈斌说,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吉利汽车出口量将达每月1000辆以上,还会增加零部件和其他系列整车出口业务。

陈斌的信心和底气,正源于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和持续提升的“带货”能力。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103列,同比增长39.6%,开行数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从2013年首列开行,到2022年开行突破4600列,如今的长安号,已经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开通运行17条干线通道,并集结19条“+西欧”国内线路,实现亚欧主要货源地全覆盖,成为运输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班列。

解码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的背后,“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是这位“带货顶流”身上亮眼的“标签”。

效率高——长安号四通八达的贸易通道中,每条线路的搭建和优化都是经过精心考量。创新开行西安至德国海铁联运快线,全程仅需11天;全国首开西安至波兰斯瓦夫库夫宽轨直达班列,11天可直达欧洲腹地;开行全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

成本低——启动兑现启运港退税政策,确保从西安港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享受和海港、河港一样的退税政策;通过“班列+数字金融”模式,为企业提供系列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服务优——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搭建班列综合服务平台,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线上订舱、报关等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依托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货物全程跟踪管理;“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以前是上门找客,现在是一‘箱’难求。运送货品扩展到服装、快消品、电子设备、粮食、汽车、非遗文创等丰富品类,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

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延绵千年、联通亚欧的丝绸之路。

而今,列车轰鸣替代驼铃悠悠。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中欧班列长安号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奔向更加广阔和美好的未来。



位于“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的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精密注塑车间。 记者 董剑南摄

■ 产业集聚 激发新动能发展聚人心

中欧班列长安号高效稳定开行,扩大了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也吸引带动了产业加速向西安国际港务区转移、集聚。

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内,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的2条洗衣机生产线“火力全开”,高峰时每天能生产2600多台洗衣机,确保二季度出口中亚、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产品按时交付。

“中欧班列为康佳提供了综合成本低、效率高的选择,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钊说,以往通过海陆联运,产品至少1个月才能到达欧洲,现在搭乘长安号仅需12天至15天,成本还节省20%。

“去年10月底投产后,康佳当年就通过长安号发运9个专列,销售洗衣机3.5万台。今年企业已经拿到50万台洗衣机、5万台洗碗机订单。与长安号一同奔跑,我们信心十足。”陈钊说。

驰而不息的长安号,为更多“中国制造”“陕西制造”走出国门提供了新选择。2022年,陕西共有381家企业通过长安号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5.2%。

目前,“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1家、中国500强企业8家,产品包括显示器、电视整机、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出口欧洲、中亚、北美洲、东南亚、非洲。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加快康佳二期、汇芯、国网、西部超导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新引进20家制造企业,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求学、恋爱、成家、创业……这一系列人生重要节点,吉尔吉斯斯坦姑娘叶丽娅都是在西安完成的。从8年前来到西安求学,到如今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创业从事跨境电商,叶丽娅早已将这里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西安,我实现了爱情和事业的‘双丰收’。”叶丽娅笑着说。

2015年,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叶丽娅以优异成绩通过当地孔子学院考试,来到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在一次游学中,她与西安临潼小伙晁永林一见钟情。一年半后,两人喜结良缘,成为一对“丝路夫妻”。

“身边的不少‘丝路夫妻’都在从事跨境电商,也为我们创业带来了动力。”叶丽娅说,2018年,她和丈夫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成立西安玛纳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

“通过长安号,我们把中国的电子产品、服饰卖到中亚各国,再把中亚的蜂蜜、面粉等产品带回来。几年间,公司不断扩大规模,如今,年出口额超过百万元。”叶丽娅说,是“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的创业梦想开花结果。她愿架起中吉两国人文交流的桥梁,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贡献力量。

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物流通道优势,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以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为抓手,吸引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及配套企业2500余户、电商人才1万多人;打造“一带一路”电商中心,形成集国内直播、跨境直播、短视频制作和主播培训于一体的直播电商生态圈,跨境电商、直播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累计开行跨境电商班列198列,是2021年全年发运量的1.6倍;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35.1亿元,同比增长40%。“跨境电商+长安号”成为“一带一路”贸易增长新引擎。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新时代新征程,赓续传承千年的丝路精神,西安国际港务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书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崭新篇章。陕西日报记者 董剑南


责任编辑:崔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