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作品何以持久引发“共鸣”
发布于:2023-05-30 18:16   来源:当代陕西   作者:张艳茜


作家路遥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了40年,但路遥和路遥的作品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部分取材自著名作家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自2023年3月下旬开始在央视和网络平台同步播出,虽然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和原著大相径庭,但引发年轻一代在困境中求索与破局,仍是创作者的初衷。很多的观众弹幕,都说是因为喜爱阅读路遥的作品,或是自称是路遥的书迷而观看这部剧的。

第33页-3.JPG

路遥在一部作品的自序中曾经这样形容自己:“我的生活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种种情态,在我的身上和心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也明显地影响了我的创作活动。”

当年,带着一身陕北黄土地和窑洞的气息,来到古都西安的路遥,所走过的“从农村到城市”漫长之路,其实也是许多陕西作家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即使是距离西安城很近的白鹿原下的陈忠实,也曾为获得城市户口走过一段不短的岁月。他们与路遥一样,选择了文学创作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1992年11月17日,42岁的路遥不幸英年早逝,作家陈忠实在告别路遥时说:“就生命的经历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这其实也是热爱路遥作品的读者共同的感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发表在1986年,第三卷写完一起出版是1988年,目前已经突破2000万套。在《平凡的世界》还没有全部出版时,就以广播剧的文学形式,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三次,直接听众超过3亿人。并先后在1990年和2015年两次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虽然两次被翻拍,依然有读者和观众热切关注并一路追剧。说明只要能通过独特的视角,传递出人生思考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好的文学作品在不同年代被改编、被翻拍,总会在“岁月”的更迭中,令不同时期的读者和观众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感悟。

相比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对路遥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或许陌生一些,但是对于从20世纪80年代那个文学最繁盛时期的一路走来的读者来说,最初知道路遥的大名,了解路遥的作品,是从《人生》开始的。这部作品是路遥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是奠定路遥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稳固地位的扛鼎之作。

1980年3期《当代》发表了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篇提振路遥文学创作自信心的小说,在198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是路遥第一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大奖。作为作家的艺术个性也是从这部中篇开始显露的。不过,这篇小说被排在获奖作品的后面,评论界的也对路遥较为陌生甚至冷淡。路遥感觉到获奖是一回事,得到文学界普遍公认又是一回事,中国的文学界并没有真正承认他。

1981年春,路遥去北京参加颁奖会时,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资深编辑王维玲相遇,并且两人有一次深度的交流,王维玲向路遥约稿,让路遥想起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直想写的一个题材。但总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通,然而不写出来,那些人物又不断地冲击着他。与王维玲交流之后,1981年夏天,路遥回到陕北,回到黄土地,住在靠近延安的甘泉县招待所,开始了《人生》的写作。创作过程中,路遥的精神真正达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他每天伏案工作18个小时,因为这个题材已经在内心酝酿了两年多,所以,13万字的《人生》,路遥仅仅用了21天就完稿了。但是人已经累得仿佛大病一场,他面颊泛黄、浮肿,两条腿僵硬得行走困难。尽管身体极度疲惫,心里却轻松了许多,毕竟了却了多年的一桩心事。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个小说的单行本《人生》,同时,刊发在当年第3期《收获》上。

第34页-4.JPG

《人生》刚一出版,便风行一时,洛阳纸贵,让许多读者为人物的不幸悲不自胜,凄然下泪。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如此充满真实感、悲剧感和震撼力的作品,并不多见。《人生》不仅是当代文学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力作,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社会学意义。首先是思想性的先锋,小说对“三农”问题、对日益尖锐的城乡二元对立问题,这些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关乎成千上万,像高加林这个农村青年人生出路问题。路遥很敏感地用文学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历史证明,路遥的敏感是对的。因为小说所塑造人物的真实,因为“高加林”这样的农村青年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因为所反映的城乡差异带来的种种矛盾正是中国的现实。《人生》高加林这个富有历史和时代内涵的当代农村青年形象,是深刻的也是丰富复杂的。在路遥展示的城乡文明对立差异的背景下,高加林的命运,或者说人生之路,来自历史,来自中国社会变革时期不合理的现实。

1983年《人生》当之无愧地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不仅在文学界、新闻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更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它由文坛走向了知识界、走向了大学校园、走向了工厂农村,更走进了千千万万各行各业读者的心中。

1983年的8月,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电影《人生》,由吴天明担当导演,路遥执笔改编。在《人生》正式拍摄之前,路遥跟随《人生》摄制组主创人员,一路北上,在陕北农村体验生活,路遥给导演吴天明和摄制组不断地强调“陕北特色”,他说:“我不懂电影,但我认为文学和电影在描写人物生存环境,营造艺术氛围方面应该是相通的,我不是要求你们在电影里搞陕北民俗展览,但一定要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路遥的这些理念,对吴天明他们把握影片的真实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剧组人员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像了”当地人,才回到县城,住进县城招待所。

1984年的秋天,《人生》在全国公映,继小说发表之后,再一次引起极大的轰动,并由此引发出关于电影《人生》的新一轮评论,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人生》电影,成为新时期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之一,一举荣获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上海话剧团将《人生》改编成话剧公演;根据小说改编、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主持的《人生》的广播剧也在同时播出,同样获得了成功。

一部作品,大凡可以从思想性、艺术性和时效性三个方面着眼和品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作品打动读者的必要条件,而时效性,作为客观标准往往更具广泛探究意义。电视剧《人生之路》是2022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虽然路遥的小说《人生》已经过去了40年,电视剧《人生之路》也在片头强调,是部分取材于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但是只要与路遥的作品相关,广大观众仍然对这部剧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在央视一套和网络上播出后,收视率数据相当不错。

路遥和路遥的作品影响何以延续至今?首先在于他始终坚持的对普通劳动者命运的关心和真挚的爱。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从人民,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和立场出发,表现他们的痛苦和欢愉,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而写作。路遥曾说,只有永远不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作品所呈现的一切,才能引起无数心灵的共鸣。正是怀着这种深挚的热爱,理解的尊敬,路遥的笔下才出现了一个个自尊、自强、自爱和淳朴善良的普通人形象,并赋予了这些普通人丰富的、凝重的、宽厚的具有土地般博大雄浑的品格。

路遥和路遥作品的影响何以延续至今?还在于路遥坚持与写作目的和写作内容一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精神内核,就是人民性。体现在创作上,就是对人的高度关注,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命运的关注。路遥把自己的创作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记录,感应时代脉搏,紧随社会节奏,以人民作为主角,以人民为对象,关注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和疾苦,而现实主义作为作家认识、把握和表现社会的一个原则和方法,更易于为创造新生活的广大普通劳动者所接受。从路遥的作品40年来几代读者的阅读与传播影响上看,路遥从写作手法到内在精神,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了创作实处。

作家的作品,凭什么来打动别人的心灵?为何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用路遥自己的话,或许能解答。他认为:作家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作家对生活、对艺术、对读者要抱有真诚的态度。永远不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才能引起无数心灵的共鸣。

所以,关于路遥作品的改编,尤其是改编为传播较为广泛的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收视率不错,或是成为广大读者和观众关注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第9期)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