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践行中国医疗队精神

西安市儿童医院齐薛浩的援非故事

发布于:2023-06-02 21:30   来源:陕西网   

转眼间,已经到非洲半年了,当初刚到马拉维的那种激动心情已经渐渐淡去,每天早晨看向日出的方向,思乡恋家之情油然而生。回看这半年时光,亲身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记,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出发前国内合影

马拉维共和国位于整个非洲大陆的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因马拉维湖而得名。这是一个地理环境及气候都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每年5-10月为旱季, 11月到次年4月为雨季。

通过半年的培训,2022年12月7日,在经历了一天一夜且多次中转的长途飞行,我们第十批医疗队乘坐的飞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马拉维首都利隆圭。昨天还穿着羽绒服体验着祖国的冬季,今天就到了炎热的夏季。初到这里,就体验到了雨季气候,每天必有一场大雨。同时,面对我们的,还有蚊虫的叮咬和时不时被巨型昆虫的偶遇与袭击,停电、停水、停网是家常便饭。

在逐步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和当地特色英语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水土不服。这里是一个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生病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大家精神压力很大,但好在我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渡过了难关,促使身心快速的适应当地环境。

短暂休整后,我们又经过一天的长途汽车之旅,终于来到了马拉维北部最大城市姆祖祖,走进了我们将要工作一年的地方—姆祖祖中心医院。

齐薛浩培训1

这里没有高大的住院楼和宽敞的门诊楼,只有一座座的平房,被连廊连在一起,周围全是绿地和大树,如果没有特殊标识的话,会让人感觉是到了园林式别墅区。我所工作的儿科区域,包含三个部分,儿科门诊,新生儿病区和儿科病区,分别在不同的平房内。到达工作岗位儿科病区,我看到的是拥挤的病房,破旧生锈的病床,爬行在墙壁上的蟑螂……部分患者没有床位,就躺在地上的垫子休息。而且,这里相关医疗仪器设备比较陈旧,很多设备因为缺乏配件都无法正常使用,但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药品的匮乏,这里没有严重低钠血症患者所需要的浓氯化钠注射液,这里没有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所需要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就连血常规基本检查结果都有一半项目因为试剂缺乏打着未做的标识,国内常规项目在这里根本无法检查。虽然在国内培训时对当地医疗条件已经有所了解,但当亲自站在这里时,我的内心无比震撼。

这里床位紧张,为了尽可能的多收治患者,病床之间的通道仅仅容纳一个人侧身通过。除了空间狭小,这里患儿的病情复杂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重症疟疾,严重的贫血,心脏病,白血病,寄生虫病等,很多患者病因不明,水肿,腹水,皮疹等等,这对于我而言很显然也是一个挑战。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我与当地医生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指导当地医生和学生诊治疑难及危重患儿。

齐薛浩床头超声检查

记得初到病区,一个当地医生急匆匆地拿着头颅CT结果找到我,说孩子反复抽搐,找不到原因,我调取图像资料,仔细查看,与影像科彭东医生共同讨论,考虑诊断颅咽管肿瘤。经验中,这类患者由于反复呕吐会合并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是引起反复抽搐的常见原因。我告诉当地医生注意这方面因素,尽快核实并对症治疗,当天下午,该医生见到我时,拿着化验单,不停地竖起大拇指,说我判断的非常准确。经过治疗,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准备安全转运至手术科室进行治疗。

齐薛浩心电图1

还有一个6岁的小姑娘,端坐呼吸,四肢肿胀,心功能衰竭,已经在重症室住了一周,孩子的病情无法控制,当地医生找到了我,寻求帮助。我了解情况后,详细阅读患者资料,发现孩子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结合孩子症状,和当地医生讨论,患儿有严重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贫血,心功能衰竭等情况,病情复杂。医院没有人血白蛋白,也没有浓氯化钠注射液,强心药只有地高辛……我与当地医生护士交流,手把手教授如何计算液体需要量,从计算每小时尿量开始,计算液体需要量,计算输血量及输注速度,精确度达到1毫升;强心药容易中毒,根据经验计算安全剂量;没有浓氯化钠注射液,就用口服食盐水替代……就这样一周过去了,孩子的肿胀慢慢消除了,贫血改善了,低钠血症纠正了,终于可以平躺睡觉。查房时,孩子妈妈握着我的手不停感谢,当地的医生护士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

最近在一次交班讨论中,有一个发热的8岁男孩,用了美罗培南一周仍然在不停发热,我前去查看,凭借经验确定孩子为肺部特殊病原感染—卡氏肺囊虫,综合当地情况,建议换用磺胺类抗生素治疗,很快孩子体温就逐渐下降,治疗一周后的一天,孩子的妈妈在病房拉着我,告诉我明天孩子可以带药回家了,很开心,想让孩子和我一起合影留念并发给她,让家人记住这样一位中国医生,于是我的手机中就多了这么一张照片,见证着中非人民的友谊。

与治愈患者合影

在诊治疑难患者的同时,我还不断总结经验,与当地医生分享中国儿童疾病诊治指南与专家共识,通过讲座和培训努力把知识、技术和经验留下来,希望在离开之时,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这里,我曾度过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元宵节……在这里,我救治了学医以来第一例疟疾患儿;在这里,我带教了第一批非洲的医学生;在这里,我第一次收获了非洲医生的赞许和肯定,收获了非洲患者满意的祝福;在这里,我第一次获得了非洲孩子们的热情和微笑。

齐薛浩护士节

随着天气慢慢转凉,昨天整理行李时,无意间翻出了家里的一封信。这封信里,有家人的担忧,也有父母、妻子和孩子的祝福,有对儿子离家万里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援非工作的祝福。

“爸妈祝福儿子工作顺利,妻子祝福丈夫身体健康,儿女以爸爸为榜样,大家都期待你们凯旋。儿子加油,老公加油,爸爸加油!爱你的家人们。”读完家人的信,我热泪盈眶。虽然想家,但当看到治愈孩子们那一张张真诚感谢的笑脸,当地医生竖起的大拇指以及很多患者用中国话说的谢谢,我心中就充满了力量,振奋精神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我想这就是援非,把“不畏艰苦”藏在心里,把“甘于奉献”放在手中,把“救死扶伤”始于足下,将“大爱无疆”刻入骨髓。

齐薛浩培训4

与当地儿童合影

如今,我们医疗队员们的援外医疗任务仍在继续,从克服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患者,到与非洲人民建立深厚友谊,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履行援外使命职责,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作风展现中国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水准。带领我们医疗队为深化中马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及两国友好关系作出新贡献,为祖国争取更大光荣。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