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 你我评论丨看红色文化在传统村落“生根发芽” 结出“累累硕果”
发布于:2023-06-07 19:35   来源:陕西网   作者:王珂珂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当红色文化在传统村落留下足迹,曾经的先辈们用血泪在炮火中挥洒的青春,也绽放出了丰富多彩的魅力。

杨家沟村

以窑洞为载体追忆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

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党员80人。2012年被住建部列入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杨家沟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机关在这里度过了4个月的陕北生活,召开了“十二月会议”,并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方,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

在这里,红色文化与窑洞结缘。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窑洞旧居,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从而使得后来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足迹,并以杨家沟的窑洞为载体,与他们跨越时空“对话”,让伟大的革命精神滋润心田。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杨家沟村继承了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文化,以窑洞村落为载体,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组织红色主题绘画写生活动等,不断拓展红色文化交流传播的渠道。

立足窑洞,和红色文化相结合,杨家沟村辐射联动周边村落,建立“大杨家沟”村模式,以杨家沟村红色文化发展为起点,探讨红色文化与窑洞聚群相融合的协同互促、整体保护与利用方法。努力发挥传统村落特色,让红色文化在杨家沟村“生根发芽”,长出“累累硕果”。

同时杨家沟村非常注重对革命旧址的充分保护。先后对张闻天、任弼时旧居等14处革命旧址保护维修。从而使得当地能更好地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产业。

郝家桥村

共产党人求真务实  重视调研  当地村民勤劳忠厚 争当模范

米脂县的杨家沟村,以窑洞为载体,继承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绥德县的郝家桥村,则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重视调研的实干精神。这是红色文化在郝家桥村的生动实践。

1943年3月。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带领调查组到郝家桥村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蹲点调查。组织开展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并授予郝家桥“农村楷模”称号。

刘玉厚是绥德县郝家桥村村民。1943年、1944年,两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是当地有名的劳模。他曾根据当地的技术基础和自然条件,创造出许多切合实际的改良农作办法,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生产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

此外,郝家桥村还依托勤劳忠厚,争当模范的红色底蕴,通过打造“潮红”和“潮农”等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郝家桥村,推动村庄红色文化和当地传统村落农业生产相融合。

至今,郝家桥村这个“红色村庄”,还一直保留着老一辈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重视调研的故事与痕迹和成果。

当地的村史馆,详细记录了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帮助村民生产的点点滴滴。这里的村民,这里的红色精神,也一直鼓舞着陕北,乃至全国的老百姓,努力生产,过好日子。

2021年2月,郝家桥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6元。

时至今日,郝家桥村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重视调研的精神,也一直在感召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努力掌握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为当地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照金镇

打造红色课堂 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发扬“照金”精神

与杨家沟、郝家桥不同。照金镇并非传统村落,但这里发展成熟的红色文化产业,在新时代扬帆起航,熠熠生辉,值得去借鉴。

照金镇位于耀州区西北部,距耀州城区 54 公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立了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长期以来,照金镇坚持“红色即民生、景镇融合发展”的理念,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绿色康养、冰雪运动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地依托照金纪念馆、薛家寨和陈家坡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发了向陕甘边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革命纪念馆、着装授旗、重温入党誓词、登薛家寨重走红军路等 7 个体验课程,构建“课堂教学+现场体验+重走红军路”互动教学教育的培训体系,并承接全国党员干部来此接受红色教育。

目前,照金镇红色产业的发展,已支持当地及周边 3400 余人就业、390 余人创业。“照金精神”巡展已走进 45 座城市,举办 56 场展览,约 400 万人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此外照金纪念馆还积极开展“照金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用学生们听得懂、看得懂的文艺作品阐述照金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2021 年照金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红色文化在传统村落、城镇“生根发芽”,长出“累累硕果”。村落承载了文化,文化反哺于村落。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

红色文化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传统村落,则是红色文化最好的载体和文化留存的依据。

将红色文化和传统村落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有形和无形的历史记忆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传统村落立足本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让红色文化在传统村落这个载体上,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邓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