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生态故事 见证绿色榆林

点沙成金,黄沙漫漫展新颜
发布于:2023-06-08 12:22   来源:陕西网   作者:袁晨 常瑞

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是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域。60多年来,榆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沙造林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产生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到“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榆林人民与风沙抗争的历史,足足有70多年。山变绿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水变清了,陕北地区“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治沙,治沙,还是治沙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他一生都在同沙漠、同贫困作斗争,带领这里祖祖辈辈受风沙侵害、被贫瘠土地所困的乡亲们,创造了治沙奇迹,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童年时,一场场风沙常常掩埋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石光银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

“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治沙,还是治沙!”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告别黄沙肆虐的生活,是石光银的梦想,更是每个榆林人的梦想。

从1968年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

到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时年32岁的石光银辞去农场场长的“铁饭碗”,成立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住在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银当时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成了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的“第一人”。

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而带领的7家农户拿出全部积蓄只有750元。心急如焚的石光银避开妻儿,卖掉了自家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其他农户相继卖掉自家的牲畜,还从各自的亲友处借贷,才凑够了树苗款。

曾经黄沙如今已成绿洲

石光银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旱柳、沙柳和杨树。好在天公作美、雨水好,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坚定了治沙决心的石光银再次承包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夏季地表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一起治沙。一旦资金投进去见不到收益,会连累大家穷上加穷。为此,石光银成立新兴林牧场,将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的机制激发了农户的治沙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拉开“大战狼窝沙”的序幕,不幸的是,当年刮了10多次六级以上大风,他们栽的树苗有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第二年,他又带领大伙儿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于是吸取教训,到其他地方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第三代治沙人,注入科技力量向沙漠要效益

为守好爷爷打下的“江山”,石健阳从林学专业毕业后便返乡成为第三代治沙人,将学习到的集约治沙、林区规划、树种更新、水源地保护等科学治沙理念落地于治沙一线。

石健阳治沙的“底气”背后,是年轻团队的支持。他的团队有7名返乡大学生。他们来自林业、农业、水艺等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大家都是同龄人,遇到问题时会互相学习交流

“沙子是宝贝,不是要消灭它,而是让它听话。”石健阳说,随着治沙理念、技术的发展,科学治沙、“人沙和谐”观念成了治沙人秉承的统一宗旨。

石健阳介绍道,刚开始治沙时底子薄,主要栽种杨树、柳树等易成活树种,浇灌也多是整桶水注入沙坑,而如今林场引进了生态价值更高的樟子松等针叶树种,借助滴灌技术、无人机巡林以及挖坑机设备,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还提升了树木存活率。

石光银、石健阳祖孙

如今,每年除了林场的管护,石光银祖孙也借助科学技术不断拓展着治沙造林的边界,将育苗、育种以及引进新苗种作为重点,开展边培育边试种模式,即林场先开展一定规模的试种,产量较好的话,再免费培训农户相应作物的种植技术。

“去年我们引进了3000多株核桃苗,今年如果挂果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便会推荐给村民,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石健阳介绍,为助力村民发展林下经济,目前林场已累计培育了151种桃树、梨树、杏树、核桃树等果树,“今年,我们准备引入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做养殖原料的菌草,进一步丰富林场植物多样性。”

石光银祖孙清楚,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向沙漠要效益”。

肉牛示范牧场

近年来,石光银、石健阳祖孙走实“公司+农户+基地”致富路,投资50余万元建成132座大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草经济,成立百头肉牛示范牧场,研发和推广优质的薯种,带领乡亲们种植更高产、稳产的脱毒种薯,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记者 袁晨 摄影 常瑞)


责任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