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资源不能“肥水外流”

——平利县11个乡镇成立乡村建设公司

发布于:2023-07-11 19:28   来源:陕西网   作者:薛晗

广佛镇乡村建设公司揭牌那天,村上其他人叫覃春秀一起去看热闹,说有表演。覃春秀没有兴趣,前段时间,小儿子被查出有严重的心脏病,经济和心理双重打击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

“镇上成立这个和我能有什么关系?”覃春秀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出人意料,不到一个月,乡建公司董事长田肇龙主动上门,给覃春秀介绍镇上的保洁工作,还把她丈夫谌杰招进了公司的建设工程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覃春秀一家一扫心头的阴霾。

这是2022年4月的事。

从2023年3月开始,平利县在短短一年就组建12家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囊括全县11个镇,筛选出各类劳动力49939人登记在册,已有2167人实现就近就业。

为什么要组建这样的公司?除了稳岗就业,乡村建设公司还在产业服务、助企纾困、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源聚起来

36岁的田肇龙来平利县做工程项目已经快十年了,他在广佛镇经手过很多项目,做事麻利细心,口碑不错。

图片

平利县广佛镇广佛村绞股蓝产业园  王建平/摄

2021年年底,广佛镇镇长田警歆来找田肇龙,希望以他的劳务公司名义成立乡村建设公司。

“啥是乡村建设公司,咋建设乡村啊?”田肇龙疑惑道。

田警歆解释,乡建公司是企业出资70万元占股30%,广佛镇1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入股130万,占股70%。公司承接镇上200万元以内的项目,采取以工代赈形式兜底,并整合各类劳动力资源,组织培训并安排就近就业。

弄明白公司运作机制,田肇龙同意了。“虽然业务多了,但是只用服务一个镇,更稳定些。”他便开始着手和各村集体召开股东大会,联合成立公司。

家住广佛镇香河村的徐巧珍刚大学毕业,在西安找工作不太顺利,听家里人说镇上成立公司要招文秘岗位,她果断应聘。巧的是,还遇到了初中同学黄晓,两人一起入职。

公司将各类劳动力按照年龄性别、就业现状和意愿、技能等分别建立台账,并建微信群,每个月村上干部都要摸底,及时更新,各个微信群里总共有580个人,鼓励大家积极就业。

每个村都要按股分红,所以要对集体经济负责。

汪显利是广佛镇的干部,同时也是乡建公司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把牢企业为农服务大方向,协调企业与镇、村关系。

一大早,汪显利的微信消息就没停过,是因为通往广佛镇的路边有一大堆垃圾没有及时处理,镇上公事站催促乡建公司抓紧时间派保洁去收拾。

图片“这是塘坊村的地界,昨天村上有家办红事,请村支书找到这家人,让他们把垃圾放进桶里,然后公司再派人去收拾。”汪显利在群里提醒塘坊村党支部书记。

人情和制度面前,汪显利就得站出来,把握好这杆秤。

在公司成立之初,大事小事都有章可循。“我作为公司和政府之间的纽带,要起到监督作用。”汪显利说。垃圾入桶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公司规定保洁只收拾桶内垃圾,如果不按规定,反而村民就会有样学样,乱丢乱扔。

如今公司平稳有序运营,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三期厨师培训,两期家政培训,2022年12月,公司净盈利146.5万元,每个村集体分红约7.8万元。

效率提起来

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平利县茶叶基地面积已达20多万亩,但是采茶的“季节工”也因此成了“香饽饽”。

图片

蒋家坪凤凰茶山  视觉中国/供图

长安镇的田珍茶叶负责人胡学华每到清明节前就开始焦虑,“明前茶叶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茶叶长得快,所以得抓紧时间采摘,但是每年都找不到足够的工人,耽搁采茶。”胡学华说。

长安镇的茶园面积达到2.34万亩,其中田珍茶叶面积就有1万多亩,明前采茶期间,每天都需要300多人,因为用工难,导致自家的茶叶采不过来,三分之二的鲜叶都浪费了,每年还得多花二三十万收购鲜叶。

2022年长安镇按照广佛镇的模式,成立了两个乡建公司,其中众易乡建公司的周培兵就负责田珍茶叶的用工需求。

周培兵的微信里有两个采茶群,共计600多人。今年一开春,周培兵便开始和各个村联系,了解每家的富余劳动力,并拉到群里,提前培训采茶技巧,并且购买团体保险。

连片的茶山在阳光下闪着光,黄明兰和其他采茶工一样,戴着草帽,挎着茶篓,伏着身子,干活很麻利。

黄明兰已经50多岁了,除了在家带孙子,平时也没什么事。听说村上在找采茶工,便主动找到周培兵。

“公司专门培训采茶,采多少茶就给多少钱,手快的话一天能赚250多块钱。”黄明兰说,干上十来天就能挣两三千,够给孙子买好吃的了。

胡学华今年把采茶的工作交给周培兵,已经付了100多万的劳务费,3月集中采茶期结束后,他算了算,产量至少提高了20%。

除了给茶企提供采茶用工服务,乡建公司还提供托管服务。有些茶叶大户或者散户,没有精力去管护茶园,便可以全程托管给乡建公司。

长安镇两家服务公司2022年共组织季节性采茶劳务用工2.16万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60万元,茶企和大户平均每亩增产20%以上。

不仅茶企存在用工问题,而且平利县每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导致土地撂荒,因此乡建公司还提供代农种粮食服务。

邹仁合的农机合作社被吸纳进了广佛镇的乡建公司,合作社已经有200台农机具,服务五个乡镇32个村。

2022年广佛镇闹阳坪村的郭庆波流转了村上262亩耕地,考虑到没有那么多人手去耕种,便提前计划好半托给乡建公司的农技合作社。

一亩田付给邹仁合700元,从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等,郭庆波基本不用操心。

除了流转大户,还有自家的田地交给邹仁合的也很多。

前两年,秋河村胡义江的老父亲去世了,家里的一亩八分田没人管了。“我基本没下过农田,不会种地,靠我种的话收成少,还不如在外打工。”于是胡义江把自家的地全托给了邹仁合。

邹仁合在地里种上了富硒米。“年轻人不会种地,老一辈的去世了,地就荒了,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在我这全托的都有100多亩,基本都是零散小户。”邹仁合说。

群众带起来

广佛镇塘坊村的白果树沟组新开了一家农家乐,连招牌都还没来得及打,就已经有食客陆陆续续来了。

46岁的金才香是这家店的老板,作为镇上乡建公司厨师培训的第一期学员,她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再度当老板。

金才香和她丈夫2012年在镇上开了个小烧烤店,没过几年,金才香怀孕,只能关门回家带小孩。

图片

厨师培训现场  视觉中国/供图

2022年,孩子长大了,金才香听说镇上举办免费的厨师培训课程,“想着能提高一下手艺,还有证书认证,毕竟之前干餐饮的,有这些经验也比较好找工作。”金才香抱着这样的想法试了试。

培训的老师都是市上烹饪协会的专家,免费的锅灶、食材,金才香跟了两期培训,学到了不少农家菜的烹饪技巧。

结业之后做什么?听说学员有去做农村流水席的,有去机关食堂帮厨的。“我还是想自己开店,毕竟还年轻。”金才香虽然这样想,但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了解到这一情况的田警歆主动找上门,说是可以免费提供场地和工具。原来在培训之前,镇上就已经想好如何引导学员就业。

塘坊村白果树沟组路边有一处房子,房子主人李习明早些年就已经移民搬迁到别处了,房子无人打理,破败不堪。李习明想重新改造老房子,但一直耽搁着。

2022年3月,白果树沟组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要先“变样子”再“挣票子”,政府补贴农户改造房屋。李习明趁此机会花了不到1万元,找乡建公司的工程队翻新了老房子。

翻新后,李习明暂时不住,索性就以每年1.5万元的价钱租给了乡建公司。“乡建公司开培训班,不只是教技能,发证书,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想去干、要去干。”田警歆说,于是通过乡建公司将房子免费租给金才香,鼓励她创业开农家乐。

就业不仅与个人息息相关,乡建公司也得“想方设法”。“我们对乡建公司的培训就业设置详细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岗位情况,达到就业率,就会给乡建公司进行补贴,像厨师培训,如果一期就业率超过30%,就会按每人2000元补贴给公司。”平利县人社局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姜清娥说。

截至2023年2月底,全县12家服务公司累计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4期1437人,帮助2167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3500余元。

空闲时间喜欢唱歌、弹琴的汪显成,怎么也没想到如今唱歌还能拿到劳务费。

2022年5月,乡建公司成立文化宣传队,首先便找到汪显成,让他入队。汪显成在镇上开了家快递公司,雇了两个人还都是乡建公司介绍的。

“公司提供这个平台把我们聚在一起,大家有地方排练,搞一场活动还给我们发200块钱,我最多一个月有六七场活。”汪显成说。

乡建公司除了吸纳就业、职业介绍,还有劳务派遣等方式。

“以前外地企业来招聘,总会因为宣传不到位,使得劳务输出效果不佳。现在有了乡建公司,有什么招聘活动,直接微信群通知,大大提升了效率。”姜清娥说。今年2月,平利县苏陕协作专场招聘会召开,通过乡建公司搭桥,就有500余人参加。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第12期)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