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榆林以自然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2023-07-24 16:07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冯英杰 高冠涛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聚焦榆林,当前全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和城市定位,推动区域由“浅绿”向“深绿”转变。

395049cac89dcfd11fff11e7134b013.png

白舍牛滩村田园综合体“奔牛岛”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承担重要审批职责的要素保障部门,加大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修复,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审批、不动产服务提速,昔日废弃矿山化身“城市后花园”,“田成方、渠相连、村变美、业兴旺”的美丽田园渐成现实。

5cb3600de97ccbfd10ac390b80bd28a.png

榆阳中能袁大滩矿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成果

耕地保护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随着榆林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进程提速,拥有着土地空间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的榆林迎来城市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回顾榆林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自然资源施策层面是这样做的。积极落实耕地保护“田长制”,提请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全面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榆林市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成立“田长制”办公室,确定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奖励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乡镇、村组和“网格员”;出台《榆林市严管严控防止违法用地十五条措施》,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占耕行为;开展土地征收成片方案编制,11个县市区和2个管委会的方案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查,耕地网格化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推填土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推填土管理,切实纠正随意推填土形成违法用地、破坏耕地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到实处;修订《榆林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加强补充耕地源头控制,坚持以水定地,强化项目实施的全程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和后期管护,确保新增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落实。

节约集约 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近年来,榆林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向土地要生产力,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

榆林市将“标准地”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榆林市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实施意见》,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制定印发了《榆林市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实施意见》《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方案》等配套性文件,明确了“标准地5+2”的区域整体评估模式,形成了五项“硬约束”控制性指标,率先在全省完成特定区域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按“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24宗3301.28亩,占比48.1%,超省定任务8.1个百分点;要求2023年起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现以“标准地”方式供应,目前已出让工业用地16宗1692.55亩。拟定《榆林市落实最严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十条措施》,首次分层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完成供地,首次对容积率不达标工业项目追缴违约金。

e5cfedc51cb23973ed101c4bde22a4e.png

米脂县张庆沟土地整治后全貌

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21万亩,完成率122.5%,全省排名第一;处置闲置土地1.06万亩,完成率147.2%,全省排名第三。

规划引领 优化未来发展空间

空间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南。目前,《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省级评审、完成草案公示,明确了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遵循城市自然地理格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积极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47.08万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20.05万亩,占全省的16.32%,扩展系数1.34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72bf037f54f26d63e983859e170f9d.png

榆林市榆阳城投智慧生态停车场项目

打破先总规后详规的惯例,率先在全省出台《榆林市详细规划编制指南》,启动榆林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和8个片区及横山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10个县市均已开展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持续推进,榆林中心城区邻里中心、公共卫生间、干线路网、市政公益项目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市域村庄布局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启动172个村庄规划编制。

同时,完成《榆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榆林市矿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制定《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管理办法》,争取中央及省上专项资金1.6亿元,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14万亩,同比增长60.9%;启动矿山基金实施办法修订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油气企业矿山基金提取;率先在全省出台建设项目推填土管理办法,将改变土地现状的工程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综治项目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原治理主体剥离退出工作,彻底销号退出18个,占比30%;已开工治理项目20个,占比33.3%。

“让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明明白白,区域发展路径也将更加清清楚楚。”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安雄介绍,除了统筹编制“市、县、镇”三级总体规划,实现国土空间全域覆盖,该局当前正在推动全域全周期详细规划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未来实现分层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县区规划建设“管得住”,有效指引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

强化保障 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部门,如何破解用地难、审批慢,为建设项目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成为资源规划部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优化业务审批流程举措,不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以实际举措促进榆林高质量发展。

06527932de1c165550c25fdc48d6924.png

三道沟煤矿西尧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建立“一科牵头、并联审查、一次上会、分别办理”的多审合一工作机制,将确定规划条件、供地方案、土地价款和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五合一”上会。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并行办理,建设用地报省后,即开展规划条件、供地方案、土地价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审查,实现无缝衔接、压茬推进。

榆林市委、市政府同意,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纳入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承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有关情况说明、权属证明等程序性文件由资源规划部门起草印发,市、县资源规划部门均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用地组件、审查。组件完成后不再提请市、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由政府分管领导直接签发“一书四方案”。

加快建设用地征收报批供应,2022年统征储备土地6.32万亩,与上年持平;上报建设用地4.02万亩,获批建设用地10.38万亩,获批同比增长400%;供应建设用地4.65万亩,其中中心城区供应住宅用地2809亩,同比增长33.2%。提高规划许可效率,榆林中心城区办理工程规划许可72件、核验核实48件,同比分别增长18%、50%。助力煤炭保供稳价,申报出让、转让7个边角煤炭矿业权和7个代持煤炭探矿权;突破性争取到6个煤矿分期缴纳资源价款的优惠政策。

民生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要素保障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全力以赴“拼经济”。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四个一”改革,启动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完善“一窗受理”机制;一周办结率达到90%,件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37个工作日;42%的业务实现“一次也不跑”。市本级新供应土地全面实现“交地即交证”,新建商品房逐步开启“交房即交证”;扎实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外业调查全部完成,确权入库12.4万宗,登记发证8.5万件;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累计处理问题小区(项目)413个,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

规范公益设施配建,提请市政府出台《榆林中心城区新建住宅项目配建幼儿园邻里中心规划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创新性提出“按比例确定配建面积、统筹规划配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建设、产权无偿移交政府”模式,新建住宅项目配建幼儿园、社区服务设施178处、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4.6%,城市居住品质大幅提升。

5a51ad189f352e774ebcd4713c8e4ef.png

神东哈拉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

开展规模空前的地质灾害隐患大核查,提请市政府出台《榆林市地质灾害大核查风险隐患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榆林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大核查隐患点综合治理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方案》,落实年度专项治理资金2亿元,完成极高、高、中、低四类风险隐患点综合治理111个,其中极高风险隐患点67个,占比81.7%;印发《榆林市地质灾害风险点降雨天气防御方案》,强降雨期间转移群众3703户9861人,建成避灾生态搬迁安置房9837套。在2022年降雨明显多于常年的情况下,实现地灾“零伤亡”。

科技支撑 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为推进数据汇集与应用,提升资源规划管理服务水平,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导研发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三调无人机举证飞控平台、互联网+政务办公融合平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平台和运用INSAR技术监测煤矿开采研究获榆林市政府科学进步一、二、三等奖。率先在全省完成全市域0.2米高精度航拍,国土调查卫星遥感一体化应用系统、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平台建成投用。

56e77127fb925fe4a4a838d5a972820.png

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漫灌改滴灌项目

此外,在第三次国土调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权籍调查、测绘数据审核、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全域高精度航拍等途径,将各类图层数据集中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成了全市最庞大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归集了1964年以来的42大类、753个图层、46TB的数据集群,无偿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益组织提供各类数据。

党建赋能 能力作风提质增效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2022年度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办法》《2022年度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夯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了“一岗双责”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会议研究“三重一大”和建设项目审批事项,2022年以来共召开局务会70次。强化政务督办工作,成立政务督查办公室,跟踪督办业务审批等重要工作事项落地见效。

同时,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专题动员部署,提出了“15个不”的具体自查要求;出台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市直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等,开展了基层减负、机关效能、营商环境、民生领域等12个专项治理;举办城市更新、行政执法证件等专题培训班10期1415人次……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年单独召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执行发现问题不放过责任追究机制,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了《建立健全发现问题不放过责任追究机制的意见》,对发现的工作作风问题持续进行通报,以作风通报倒逼问题整改,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据了解,榆林科创新城城市设计、绥德县郭家沟村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榆林市五项硬措施切实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案例荣获全省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第一名;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授予“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起点,榆林形成了加速发展、厚积成势的基础和条件,拥有赢得主动、开创新局的机遇和优势,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和提档跨越的关键突破期,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将为榆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李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