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发布于:2023-08-08 15:53   来源:陕西网   

陕北,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新中国的红色摇篮,是黄土高原上一代代人砥砺奋进的土壤。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榆林市深入企业、农村、学校、革命旧址等地进行考察调研,一段段难忘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声声温暖的嘱托,都让三秦儿女倍添信心、倍受鼓舞、倍增动力。

追随总书记的足迹,近日,西安交通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三秦足迹寻访队” 社会实践队伍走进陕西榆林,在绥德县、米脂县、清涧县等地实践调研,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情牵陕西的殷殷嘱托,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乡村发展新业态  致富路上新动力

米脂县是小米之乡,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谷物命名的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米脂县坚持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展。

从榆林市区向南出发,山路蜿蜒盘行,雨也渐渐褪去,一片广袤的小米植株摇曳在黄土峁的梯田里。在十里铺山顶的米脂小米产业园,实践队伍见到了早早等候在门口的张怀益老人,身着一身小米色衣服,手有淡淡的小米香气,大大咧咧的性格告诉大家他就是一位最朴素的农民。但随着小米产业的发展,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公司涉农事业部负责人。

张怀益带着实践队伍参观了米脂县小米品牌“桃花峁”的生产车间,为大家讲述米脂小米的前世今生。“总书记说我们米脂的小米好,熬粥上面漂一层油,唇齿留香,喝了还想喝。” 回忆起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考察时临时停下车来,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同正在田里干活的乡亲们拉起话来的场景,张怀益激动地说。

现如今,米脂县立足谷子生产的区位优势,强基地、抓龙头、树品牌,大力发展米脂小米特色产业,系统推进小米产业园区,引入电商团队拓宽销售渠道,加快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农业新业态,建立起了完整的产销体系,集体经济壮大也有了新路子。“我们还有自己的小米博物馆,现在发展可好嘞。”谈起如今的小米特色发展,当地米农们笑开了花。

在仓库里,小米储存罐贮藏着大量加工后的小米,以便于对全国范围内的订单进行销售。储存罐下有一袋加工小米后剩余的米皮,张书记抓起一把,二话不说放进嘴里,笑着说:“咱这米脂小米呀,全身都可以吃,你们不信尝一尝,这米皮甜得像红糖!”从年轻时就和小米打交道,如今年近60的他依然把心血扑在小米地里头,每每问及为什么能如此坚守,他回答:“我忘不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句嘱托,‘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想这就是我的使命,也是我做这一切的价值。”现场的成员无不被这种精神所打动,实践队员郭文柯谈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下,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奋斗精神下,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图片1

无独有偶,在米脂县的高渠村,陕北农家院落崭新而整齐,高低错落小小的庭院中被改造成套种、间种各种水果蔬菜的家庭蔬果园。

在村第一书记折思远的介绍下,实践队伍了解到了高渠村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这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模式,为高渠村的百姓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使得高渠村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折思远回忆道,“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的不理解,各家的土地划分问题,以及农产品销售问题……虽然这些都曾阻碍着庭院经济的推行,但实践证明庭院经济是高渠村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

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年轻人应当关注到乡村这片热土,乡村振兴大有可为。”面对实践队员的访谈,折思远呼吁更多青年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2

在米脂县往南一百里外的清涧县王宿里村,是避暑胜地,也是清涧著名的红枣村,农业新业态的故事也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紧抓“千年红枣”这一金字招牌,王宿里村与当地企业达成长期合作,使得村里红枣连年增产,销售渠道愈加宽阔。同时,在清涧县的精心规划设计下,王宿里村结合自身特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恢复了相连接的古窑洞49孔,打造成了集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村。清涧县老舍古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惠龙龙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现在我们这个民俗文化村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民宿经济发展很好,已成为摄影与美术写生之地,同时也为保护发展民俗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红色薪火引航船 革命血脉代代传

山路回环,九转盘山,杨家沟革命旧址依山而建。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如今,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虽然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山峦沟壑之间,却指引着人民走出崇山峻岭,汇成大江大河。

实践队员们仔细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一方土炕、一幅书桌、一口土灶,时光虽去,风貌依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始终坚持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我们青年也一定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实践队员马凯有感而发。

1947年11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杨家沟,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杨家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实践队员们在这里自发重温入党誓词,誓词铮铮有力,镌刻在每位队员心中,红色命脉更加坚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图片3

红色文化在陕北比比皆是,引领着人民群众奔向小康。在绥德县的县委背后,坐落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绥德地委旧址时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一个个场景、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本本文献生动再现了革命先驱的峥嵘岁月。实践队员靳嘉诚内心无比触动:“院落内一方砖石刻写了中国共产党从延安转战陕北的曲折奋斗历程,从延安出发一路上经过了大大小小的县城和村落,播撒下燎原星火。可以说,这一路红军走出了新中国,走出了今日的锦绣山河。”

文化遗产不“遗失” 非遗瑰宝焕新生

陕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作为陕北文化富集地的绥德县,民间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浑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绥德非遗文化时做出了重要指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时再次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结底,是守护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示了绥德当地的石雕、唢呐、剪纸、柳编、面塑以及陕北民歌等非遗文化,实践队员们来到这里学习体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一块石雕、一件柳编、一幅窗花、一声民歌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坚韧、细致、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美好品质。

图片4

为进一步探究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实践队伍登门拜访了绥德石雕非遗传承人鲍永文老先生。“石雕是绥德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用来寄托对先人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鲍师傅介绍到,“以前做一块石雕,从塑形、加工、雕刻、打磨都是纯手工,现在我们的石雕也开始融合了先进的数控技术,传统技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发展……”

谈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鲍老先生微笑道:“总书记对石雕的关心,让我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坚持是对的,是值得的。有了党和国家的支持,我对石雕技艺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非遗传承人将自己毕生的技艺融合于小小的石雕文化庄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门前石狮栩栩如生,一砖一瓦更是巧夺天工。我之后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力量,向更多的人宣传石雕文化。”来自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实践队员宋雪深深地被石雕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所震撼。

绿涛碧浪漫山沟 绿水青山藏金宝

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米脂县高西沟村,是声名远播的和美生态村、水土保持示范村。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西沟村考察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一路沿着无定河的支流,实践队伍一行人到达了高西沟村水保生态教育基地进行学习。

从基地展览馆进入,扑入眼帘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直往里走,墙壁上所刻画的是高西沟人民波澜壮阔的水土治理斗争史。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矢志不渝治山理水七十载,创造了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而是输送清流的奇迹,带领高西沟人摆脱了贫困,奔向了乡村振兴、村民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总书记曾考察过的龙头山山顶,实践队员们见到了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他身着一袭灰色短衣,头顶草帽,皮肤上的皱纹犹如黄土高原上纵横的沟壑,眼眸深邃,里面装着整个高西沟村。

回忆起曾为总书记汇报高西沟村生态治理工作时的场景,姜良彪万分激动和自豪,“我当时就站在这里,跟总书记详细汇报了高西沟村民一直以来在高原生态治理方面所作的工作和成效。总书记认可了我们村所做的工作,这是我们全体高西沟全体村民最骄傲的事情。”

近年来,高西沟村坚持“生态振兴+”的思路,带领全村人民巩固拓展生态治理成果,把绿水当资产,把青山当金山,在治理40座山峁、21道沟岔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分林地、二分草地、一分耕地的“三二一”用地模式,补植补造空白区域营造林2000亩,补种疏林地柠条300亩,绿化道路7.49公里,栽植树木3.5万余株,目前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8%。

图片5

“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总书记的肯定是对姜良彪最大的激励。他看着高西沟村焕然一新忍不住感慨道:“这土地我一干就是26年,高西沟村就是我的故乡。我这把年纪本来应该退休,但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继续干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直干下去,我也在所不辞。”

劳模精神如日照 乡村振兴“郝”榜样

“红色山村”处处好光景,位于绥德县的郝家桥村依山而建,林木葱茏,沟峁间绿意盎然。党的十八大以来,郝家桥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郝家桥村考察,并提出了“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的殷殷嘱托。

郝家桥村革命纪念馆是一排整齐的窑洞,实践队员们走进博物馆,郝家桥村的光荣历史卷轴缓缓展开。早在抗战时期,中共绥德地委通过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热潮,不仅让当地群众吃饱了肚子,还有力支援了部队的粮食供应;1943年,习仲勋在这里调研发掘,不仅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典型模范,更是让郝家桥村成为闻名遐迩的模范村;1944年,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实践队员王稳才收获良多,“率队蹲点调研44天,习仲勋发掘了著名的 ‘郝家桥经验’,老一辈革命家这种事必躬亲的调研作风值得我们铭记,老一辈革命家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传承。” 

晌午,侯志荣忙里忙外,敞亮的窑洞升起袅袅炊烟。习近平总书记来村考察时,曾到侯志荣家中看望。每每跟实践队员们讲到总书记来时的情景,他总是激动不已,感慨道:“总书记待人亲切,非常关心我的生活,仔细问国家能给多少钱?自己能赚多少钱?孩子在哪儿就业?是实实在在的与人民手拉手、心连心。”

78岁的村民马兴业自编的顺口溜描述了郝家桥村的好光景,每天他都要给来村子学习的学员和游客讲一讲郝家桥村的今昔对比:“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修学校幼儿园,给老年人修个幸福院。两不愁三保障,家家户户过小康。千年长来万年长,永远不忘共产党……”

图片6

“戴着草帽,挑着靶子,扛着锄头,这群后生还挺能干嘞!”在当地村民的欢笑声中,实践队员们扎进村果蔬大棚,帮助村民们一起进行劳作务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虽然很累,但是也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实践队员张雨心感触颇深,“相信在土地流转经营和大棚科学种植下,农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郝家桥村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好我们村民的艰苦奋斗,离不开红色基因传承下来的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村民侯志高跟实践队员们说。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西安交通大学实践队员们正在三秦大地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担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做好“西迁精神”新传人,为国家发展贡献交大智慧和交大力量!(供稿:西安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