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光点 | 微观“金周至”的“含金量”
发布于:2023-08-10 17:05   来源:陕西网   作者:见习记者 高翔

陕光点头图签

7月22日,“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上,西安市周至县正式荣登“2023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榜单,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上榜地区。

近年来,周至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同时助推环保新发展理念,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县域也能“跑”起来

多年以来,周至县给人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偏安主城西南,以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发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周至县近年来更承接了主城诸多产业转移,以自身优势,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周至县

周至县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周至县GDP完成75.65亿元,同比增长11.5%,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48亿元,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45.68亿元,增长5.2%,周至县三产发展近年来已成为区域经济活力的主引擎。

今年发布的《2023年陕西省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六方面工作要求,其中要求扎实推进以县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并积极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尤为瞩目,基于此,周至全县上下共同探索出当代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

本次周至县荣获“2023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殊荣,得益于全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好秦岭卫士,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的力量提振经济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将自然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

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图片来源人民网)

打好“农业+文化+旅游”组合拳

周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尧舜时代起,周至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沿革至今。

正因如此,周至县诞生了诸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迹,这里不仅有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还保留有中国当下唯一留存的隋朝砖塔——仙游寺法王塔(亦为仁寿舍利塔),唐朝白居易更是在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长恨歌》。除了隋塔,此处至今还留有唐中宗景龙年间八云塔,公元七世纪中叶景教流行中国时期的宋塔大秦寺塔,可谓珍贵的地上历史博物馆。

此外,周至县更是人才辈出之地,关中名儒李颙,唐代名将李观,近现代时期历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周明,国家一级演员“小若兰”李淑芳,以及“曲江模式”缔造者段先念等,可谓人杰地灵。

周至县的文旅资源开发价值巨大,作为农业田园都市发展先行区,这里承接的不仅有来自西安的旅游客群,更受到宝鸡、杨凌、陕南等地游客的青睐。今年3月,周至县推出的“春游周至好风光”文化旅游季,更让我们看到了其在文旅发展方面的无穷潜力。

“仙都”楼观台

“仙都”楼观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周至县倾力打造以关中环山旅游为纽带,以文化赋能楼观片区、村落康养马召片区、多维驱动骆峪片区、业态创新翠峰片区、特色文旅竹峪片区为支撑的“一纽带五片区”田园经济综合体,为“农业+文化+旅游”发展书写新篇章。

积极“入圈”不掉队

随着西安都市圈的落地,周至县也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入圈”,合理承接西安诸多产业转移,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以杨凌、武功、周至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组团进一步形成。

据悉,今年上半年,周至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119.48万人次,综合收入42.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7.94%、151.53%。秦岭国家植物园、沙河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周至水街更是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热门目的地,被网友称为周至版“大唐不夜城”。

周至水街

周至水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工业发展方面,周至县与西安高新区共建集贤园,落实“高新招商引资、周至落地保障、企业加快建设”的契约精神,集贤园已连续跨过“税收过亿、工业产值过60亿、固投过40亿”三道大关。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内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累计入驻企业17家、完成投资5亿元,为产城发展,高效融合西安都市圈,承接相关产业转移,开创全新的“周至模式”。

周至县西安高新区集贤产业园

周至县高新区集贤产业园 (图片来源记录周至)

周至猕猴桃

周至猕猴桃

在此发展路径之下,2023年上半年,周至县县属经济指标方面,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县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3亿元,同比增长5.9%。全县经济指标方面,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7%,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75亿元,同比增长5.3%。

县域发展何以“绿树长青”

周至县多年来不断将理论政策付诸实践,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在诸多传统单一产业面临淘汰,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转移的时代背景下,县域发展如何保持“绿树长青”,各界专家学者也在不断求索。

7月,在西安培华学院召开的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政府和高校的各路专家学者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当前,除了高校力量在理论研究方面支持扶贫、支农、支教工作,赋能县域乡村振兴建设外,政府更在产业扶持上为区县发展开绿灯。

发展县域经济一直是近年来面临的重大课题,在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便提出了三点认识,即要深刻认识发展县域经济是支撑陕西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必须肩负的战略使命,要深刻认识发展县域经济是缩小“三大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紧握的战略抓手,要深刻认识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拓展的战略空间。

家乡好,人方好,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带动的不仅是当地经济产业健康升级,更是造福区域百姓福祉大事。

首先,区县经济发展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即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区域产业合理转化。例如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多年来取得不菲成就,在2023年第八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位列全国果业品牌价值榜单前十,品牌价值61.63亿元。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合理过渡至技术密集型,研究并提高产品的创新度。例如广东东莞,近年来以腾笼换鸟之姿,高效的将自身从大湾区边缘产业地带,恰时引导至当下广东省服务三产第一梯队。最后,县域人才培养是第一要素,决策者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第一舵手,发扬营商服务“店小二”精神,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将持之以恒。

县域经济高速发展

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区县发展不断进步,区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未来区县持续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周至”将涌现三秦大地。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