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遇见“诗与远方”

——延安市露营经济“升温”观察

发布于:2023-09-08 09:25   来源:延安日报   

眼下,以轻旅游、“微度假”为特点的城市露营持续升温,逐渐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为适应旅游消费的新变化,我市大力培育新业态,创新“露营+旅游”模式,丰富产品供给、拓展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行业强势复苏发展。

星空为幕,帐篷为营。走进延安新区一家露营火锅店,食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享受户外美景,十分惬意。

“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特别舒心,适合当下年轻人的休闲习惯。”市民黄先生说。

露营火锅店负责人常真说:“来这里的食客比较多,生意挺红火的,后期我们要增设围炉煮茶等项目,加入一些时尚元素,进一步提升市民的体验感。”

露营热是人们对休闲生活多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追求所致,我市各县(市、区)也刮起了“露营风”。

甘泉县道镇五里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露营基地置于乡村稻田中,通过“露营+休闲+农业体验”模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

游客任旭阳兴奋地说:“坐上小火车后,我见到了百亩稻田,绿油油的,十分美丽,时不时还能听到青蛙的叫声,特别新奇。”

为适应旅游消费的新变化,陕西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大力培育新业态,打造了“绿地+天幕+帐篷”可容纳千人的户外露营场地,还配备了垂钓、骑行、露天KTV、亲子互动等休闲项目,不断激发市民出游热情。

游客赵伟说:“在景区里不光可以吃烧烤、喝啤酒,还可以看美景,感觉非常不错。”

露营地负责人雷静怡介绍:“暑假以来,来营地的游客已经达到1万多人,接下来,我们会不断探索更多露营新玩法,吸引更多的人选择来黄陵野营地旅游。”

同样,黄龙县白马滩镇的暖山河畔露营基地,创新“田园风宿+休闲露营+康养旅游”发展思路,采取“村集体经济+企业+村民”的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康养旅游业的发展,也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就近稳定就业。

“我是韩城过来的,准备找团建的位置,发现这里的露营地可以搭帐篷,还有小木屋,山清水秀,环境挺不错的。”说起游玩的体验,游客姜学琼赞不绝口。

白马滩镇神玉村村民王艳琴说:“我以前在家里种地,现在在这露营基地打工,能挣工资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

截至目前,白马滩镇康养旅游已规划发展乡村精品民宿126户,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多万元。

如今的延安,文化与旅游融合,自然与潮流共振。在衣食住行、社交休闲等多元消费场景中亲近自然,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露营+休闲”“露营+农业体验”“露营+乡村旅游”,这种“露营+”模式让游客沉浸于生态美景的同时,还享受到现代旅游服务的便利,更带动了延安相关露营产品销售、露营地建设、乡村旅游等多个行业。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延安正以文化赋能商业的沉浸式旅游新场景,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多元、个性的消费新需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内涵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记者 乔建虎 郭子仪)

责任编辑:寇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