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幸福果”
发布于:2023-11-15 09:17   来源:陕西日报   

如今,苹果成为延川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图为漂亮的延川苹果。 通讯员 干轩摄

11月3日,在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疙瘩村的川禹合作社的果园里,果树上的苹果分外红艳,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去年,我们的苹果卖了15万多公斤,今年估计能摘二三十万公斤。我这苹果吃起来不单单有常见的甜味,还有一种回甘。”川禹合作社负责人冯文杰说。

如何才能种出这么优质的苹果?除了海拔高、光照充足的自然优势外,川禹合作社在土壤上下了不少功夫。

“合作社养了200只羊、80头猪和几百头牛。我们把牲畜粪便发酵成有机肥,给果树施肥,实现畜牧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冯文杰告诉记者,有机肥比化肥的肥期要长,最重要的是能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不易发生板结。使用有机肥后,果树枝繁叶茂,果实大、品质好。

从2014年起,川禹合作社在每一排果树下埋了管,给果树输送沼渣、沼液。“我们的苹果获得了专业机构颁发的有机苹果认证!”冯文杰自豪地说。

黄土地上结出了“幸福果”。川禹合作社还与脱贫户签订协议,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务工的方式,以一个项目多项收益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都有收入,年底还有土地流转收入。能在家门口打工,对农民来说,这是多好的事啊……”东疙瘩村村民冯智林高兴地说。

在延川县杨家圪台镇孙家塬村的高标准果园管理示范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将树枝都压弯了。由于海拔高、土层厚、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苹果个大皮薄、味甜色泽好。

孙家塬村村民杨志国正在自家果园里组织工人们采摘苹果——有的人踩着梯子将又大又红的苹果摘进特制的布袋,有的人在树下小心翼翼地剔除果蒂,有的人将苹果分拣、装筐,果园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由于懂技术、会管理,杨志国种的苹果品质不断提升。今年,他的苹果早早就被果商订购一空。“果园一共14亩,今年预计收入超20万元。”杨志国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果农赵金权。在他家的果园里,几名工人手脚麻利地将采摘下来的苹果分选、装箱,赵金权则在一旁对装好箱的苹果称重计价。

“我家的苹果园一共10亩,产量1万多公斤。今年的苹果品质还不错,价格也令人满意。”赵金权说。

随着杨家圪台镇苹果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每年前来采购的客商一拨接一拨,许多苹果还在套袋阶段就被订购一空。

来自铜川的果商何凯文在杨家圪台镇收购苹果已经五六年了。“每年,我们都会在这里收几百吨苹果。今年的果子品质很高,糖分、成熟度令人满意。每次我来村里收苹果时都能看到村子的新变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了,水泥路都修到了田间地头。”何凯文说。

“进入收果期以来,大量的客商到地头采购苹果。作为分管上大木村和孙家塬村苹果产业的片长,我常到果园来,及时解决果农遇到的困难。”延川县杨家圪台镇武装部部长高伟伟说。近年来,杨家圪台镇依托苹果产业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通过产销座谈会等形式,开拓代售代卖、期货等方式,让果农无顾虑、有底气、信心十足地发展苹果产业。

“在延川县,苹果产业是一项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22.7万亩,2022年产量达20.01万吨,综合产值达14亿元。”延川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延收说。

苹果飘香,红灿灿的鲜果压弯了枝头。在汗水的浇灌下,黄土地上结出了“幸福果”,果农们“种”出了好日子。(记者 王姿颐 通讯员 辛嘉颖 刘娟

责任编辑:寇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