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了舌尖 富了群众

——富县王乐村发展苹果产业纪实

发布于:2023-12-13 17:27   来源:延安日报   

● 王乐村的苹果喜获丰收

“今年,他们村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民占三分之一以上,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10多户;全村333户有200多户在县城买了房子,240户家庭拥有小轿车,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

“更牛的是,他们村的苹果还飞上了太空。”

…………

被十里八乡的群众津津乐道的村子就是富县羊泉镇王乐村。

王乐村地处富县五指塬中的食指小塬面,村子地理位置优越,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好,受自然灾害影响少,土壤和气候环境适宜种植苹果。加之果农整体管理水平高,产出的苹果果个大、着色好、口感好、商品率高,每年的苹果单价都处于富县苹果销售的高价区,今年最高价更是达到了5.5元每斤。

航天梦,苹果上太空了

“太好了,咱王乐村的苹果上太空了!”

10月26日上午11点14分,注视着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的画面,杨永治激动不已。富县产地的“延安苹果”首次飞向太空。

“我种的苹果能让宇航员吃到,真是无比自豪。为宇航员种苹果,我骄傲!”杨永治激动地说。

9月,王乐村的500亩果园成了延安市第七个“飞天苹果”采购示范基地,杨永治的20亩也在其中。

杨永治是土生土长的王乐村人,从十几岁时就跟着父辈们忙碌在苹果园里。今年49岁的他,平时就喜欢钻研一些苹果种植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已然成了村里有名的果园“老把式”。

“我有30亩挂果的果园,今年卖了47万元。一亩园抵得过十亩田。苹果给我们村的人带来了好生活,好光景。我们对于苹果也是心怀感恩。”提起苹果,杨永治总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自王乐村“飞天苹果”采购示范基地建成以来,果农们以“飞天苹果”为标准致力于种植高标准苹果,并且建成了200亩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苹果产业稳产增收。

一颗颗小苹果串起王乐村果农们的幸福路。如今,对于富县人来说,“飞天苹果”不只是吃在嘴中的“甜蜜”,更是让他们致富的“幸福果”。

据了解,今年富县苹果预计总产量64万吨左右。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苹果个头较大、着色好、商品率高,按照目前每斤4元左右的售价,可实现苹果总产值36亿元以上。

幸福梦,30万元以上收入超三分之一

近日,行走在富县的塬面上,沿路的苹果园里,不时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趁着好天气,王东阳夫妇没有闲着,正热火朝天地在果园里忙碌着,清园、刮腐烂、上肥……他们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笑着,憧憬着来年的好光景。

90后夫妻王东阳与张晓玲经营着22亩苹果园,今年卖了43万元。“果商来一看苹果好,直接‘铲园’,除了掉在地上的,树上所有的苹果一口价4.15元一斤,都打包带走了。”王东阳高兴地说,“明年我还准备新增一部分小幼园,在产量和品质上继续下功夫,争取把苹果卖得更好,日子过得更好。”

王乐村种植苹果的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以前,从刚开始集体种植了25亩苹果树,到村民自发试种苹果,再到村干部将部分耕地划分成果园,鼓励村民种植苹果。1990年之后,村民们看到了一颗小苹果带来的收益后,纷纷行动起来。慢慢地,村里80%的耕地都成了果园。2000年开始,王乐村的山川沟峁都种上了满含希望的苹果树。

2018年由于受灾,导致全县苹果市场低迷,但是王乐村的苹果依然卖出了每斤5元的好价钱。除了老天爷的“照顾”,更与王乐村人对果树的细心呵护和精细化管理息息相关。

“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苹果,全村在外打工的不超过5个人,有超过一半的村民都在县城买了房子,平时住在城里的,农忙时也都回来干活儿了。”王乐村党支部书记陈卫军说,“今年,村里的苹果均价是4.5元,亩产可达6000~7000斤,人均收入为3.5万元。苹果收入超过30万元的有三分之一以上,50万元的有10多户。”

“王乐村只是富县发展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后,我们将搭乘此次富县‘延安苹果’遨游太空的东风,紧抓延安创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机遇,以创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省有机产品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苹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产后处理和产业融合‘五大工程’,做强供给链,做精加工链,做宽销售链,使富县‘延安苹果’畅销国内、远销海外,为更多消费者提供舌尖上的享受,为农民增收和县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富县副县长李宏柱说。(记者 樊小帅 姜顺 通讯员 杨雪


责任编辑:寇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