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改革 看宝鸡市如何脱颖而出
发布于:2023-12-24 19:38   来源:陕西网   作者:王思敏

“标准地”改革是一项以土地为载体的综合性改革。深入开展“标准地”改革,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企业成本,不断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份以来,宝鸡将“标准地”改革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周密筹划部署,聚焦重点难点,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供应工业用地9221.07亩,其中省级以上园区供应工业用地3681.99亩,“标准地”供应面积4132.17亩。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是“标准地”改革受益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宝鸡市扶风新兴产业园东区,计划总投资50亿元,为省级重点工业项目。

项目开始前,扶风县自然资源局提前介入,为宝鸡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按“标准地”模式供应工业用地795.36亩,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将近500万元,为企业减少时间成本20余天。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1.7万人。

推动工业项目用地按“标准地”供应

宝鸡市随即成立“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相应成立组织机构,2022年,宝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制定印发了《宝鸡市2022年关于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标准地”区域评估“多评合一”的通知》等系列文件。2023年,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宝鸡市2023年深化“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规范“标准地”区域评估“多评合一”、规范承诺制审批工作流程、规范部门联动事中事后监管等事项,推动实现全市新增工业项目用地一律按照“标准地”供应。

全面开展区域评估 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推广学习“标准地”改革工作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组织相关县区、工业园区,赴西安市高新区实地考察学习,全力指导担负全省“标准地”改革试点任务的麟游县开展工作,制定《麟游县“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区域评估,结合“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以亩均税收的竞价方式出让“标准地”,科学设定控制性指标,严把土地亩均产出关,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自2022年7月起,宝鸡市新增工业项目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地”方式供应。2022年9月30日,麟游县完成宝鸡市首宗“标准地”供应。

“标准地”逐渐向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延伸

“标准地”改革具体内容有哪些?对企业自身有哪些益处?

针对这些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同志深入项目现场,逐县区、逐园区广泛开展“标准地”政策宣讲和解读,对“标准地”关键环节、核心事项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对如何做好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控制性指标设定和土地供应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让企业全面了解这一利企政策。

随着“标准地”逐渐向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延伸,宝鸡市凤翔区、高新区和扶风县等地改革成效不断突显,先后为凤翔西凤酒城项目、秦创原宝鸡创新港(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按“标准地”供应土地1868.04亩,降低了企业时间和资金的运行成本,加快了项目建设落地投产。

4132.17亩 770余万元 190天

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生产及配套项目,位于凤翔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140亿元,为省级重点工业项目。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凤翔分局积极对接,为项目按“标准地”模式供应工业用地932.0亩,为企业缩短审批时间20天,节约资金成本80万余元。

“我们的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年优质基酒产能10万吨、增加制曲产能7万吨、基酒储存能力50万吨,年均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利税4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上万个。”西凤酒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情况。

据了解,宝鸡市自“标准地”改革实施以来,积极向省级重点工业项目倾斜,全市“标准地”供应面积4132.17亩,为企业节约成本770余万元,压缩审批时间190天,为企业节约了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全市营商环境指数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李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