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警示教育片以及反面案例中披露出的一些反腐名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比如“政治骗子”“躺平式干部”、政商“旋转门”......小漫用真实的案例,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我们一起系列报道来看看。
反腐名词一:政治骗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严厉打击那些所谓‘有背景’的‘政治骗子’。”
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特别明确了“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或者被政治骗子利用的”,以及“充当政治骗子”行为的细化处分规定。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反腐名词二:政商“旋转门”
政商“旋转门”通常指党员公职人员离职或退休后(以下简称“离退后”)“转换角色”到企业或中介机构违规任职取酬。党员公职人员离退后,其原有的职权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还会产生影响或者发挥作用,其权力“余温”往往存在利益交换的风险,甚至有些政商“旋转门”异化为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隐蔽外衣。
2022年以来,政商“旋转门”这个词多番出现。2022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对政商“旋转门”等典型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年初的中央纪委全会提出,要开展金融领域政商“旋转门”、“突击入股”等排查清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反腐名词三:逃逸性辞职
2022年12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22年度十大反腐热词,“逃逸式”辞职入选其中。
所谓“逃逸式”辞职,是指党员干部抱有侥幸心理,妄图通过提前退休、辞职的方式,逃避监督,继续恣意敛财。不同于正常的党员干部退出机制,这是一种隐形变异的新型腐败形式。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