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推行“133制” 共建和美乡村
发布于:2024-01-16 17:04   来源:陕西党建网   

2023年以来,洛川县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动、示范带动,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乡村社会治理“133制”(即聚焦加强党的领导一条主线,落实“三项机制”,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落实“三项公开”,激活自治原动力,实现共治共享。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制定落实村民自治相关机制,全县196个行政村全部制定村规民约,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构建起“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督”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常态化公开底子清。县委组织部制定《关于加强“三项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在196个行政村推行村级事务阳光透明工程,对群众关心的惠民惠农政策、村级财务收支明细、重大公共事务决策和实施情况等涉及群众利益事项,通过微信群、公示栏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公开。清单化管理措施实。聚焦“缺类少项、不实不细、不深不透”问题,系统梳理出惠民惠农政策20类71项、村级重大事务8项、村级财务3项,实现村级“三项公开”清单化。日常化监督作风严。县委组织部以“三农”政策、纪律警示和担当尽责等为主要内容,定期对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履职培训,镇党委和村监委会加强日常监督,确保“三项公开”充分体现合理性、可及性、公平性。截至目前,全县196个行政村惠民惠农政策全部公开到位,涉及78项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公开到位,2023年全县公开村级事务581件次、村级财务431次,村级财务公开率均达到90%以上,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增强了村级党支部的公信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真正实现“让百姓明白,还干部清白”。

实行“三调联动”,强化法治硬实力,实现法安乡村。建立“县综治中心总体指挥调度,镇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调处,村综治中心日常排查化解”三级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开展以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群众纠纷和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下基层活动,实现信访形势持续扭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目标。整合力量严排查。结合网格化管理,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村民自治小组组长等为重点,整合镇街综治、乡土能人、党员干部力量,组成10—15人的矛盾调处工作队,既上门排查调处矛盾,又坐班受理群众诉求,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手段,让95%以上的矛盾不出村镇。丰富载体巧化解。镇村两级党组织牵头,在村级培养“法律明白人”,增强乡村法治力量,探索形成了“村级群众说事室”“党员互助服务组”等一批受群众欢迎的好做法。同时,开通县“133”矛盾纠纷反映热线,动态收集矛盾纠纷信息线索,及时转办处理,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乡村治理中的重大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成效促和谐。2023年4月份以来,全县共排查矛盾1840件,就地化解1775件,化解率达96.5%,信访量同比下降28%,民事案件下降21.2%,社会治安案件下降21%,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开展“三个活动”,提升德治软实力,实现“德润洛塬”。以党组织关怀凝聚群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善行义举榜”“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激发群众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内生动力。坚持支部主办。以村“两委”班子为组织纽带,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非遗”传习所、讲习所、农家书屋等阵地,通过群众自办、村办镇助、村村联办、企业赞助、政府购买等方式,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突出群众主体。以群众参与、群众评判为目标,每月在每村举办一次道德讲堂,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进行一次道德模范评比和以“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优秀学子”等为主要内容的“八评八比”选树活动,同步开展技能培训,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激发基层善治活力。凸显和美主题。目前全县共开展道德讲堂225场次,举办文化艺术表演40余场次,评选表彰各类道德模范98名,通过用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先进事迹带动人、影响人,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推动形成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村风民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供稿:洛川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