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群众享受“数字红利”
发布于:2024-02-26 10:57   来源:陕西日报   

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汉阴七叶莲鑫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蔬菜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图为该公司数字化大棚一角(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记者 杨光

正月初五,汉阴县漩涡镇梓中村电商服务站站长张正超忙着整理即将发往江苏和上海的腊肉、干土豆片等土特产。“这是春节后,服务站发往沿海几座城市的第一批快递。”张正超微笑着说,“去年以来,我们服务站已经销售了1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为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助力。”

同一时间,距离漩涡镇86公里的涧池镇沙坝村电商服务站内,负责人王小艳也一直忙个不停。“从2018年开始接触抖音,我就把日常生活中的乡村美景、品尝到的农家美食拍成小视频分享到抖音平台。”王小艳说。

让王小艳没想到的是,网友们对这些视频非常感兴趣,视频播放量不断增加,她也成了抖音平台上的网红主播。“2023年,我通过微信销售了价值4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在抖音平台上销售了价值10万多元的农副产品。”王小艳说。

数字农业、智慧旅游、远程医疗、直播带货……这些曾经和乡村距离很远的数字化、信息化科技手段,如今已深深融入汉阴乡村生活场景中,并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频频发力。汉阴县通过持续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数字乡村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汉阴县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上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在日前陕西省数字乡村试点综合考核中,汉阴位列第一。

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基座

常言道,砌墙先打基。2023年以来,汉阴县以全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为契机,聚焦“三农”领域,推进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乡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全县统筹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化升级网络覆盖质量和信息物资流通站点建设,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基座。2023年以来,汉阴县财政累计投入2104.78万元用于数字乡村建设。

为强化农村数字专业人才储备,汉阴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大力培养数字乡村人才队伍:组织人员参加杭州数字乡村建设专题研修班,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数字乡村高级研修班,邀请专家上门进行专题辅导,开展“巾帼直播”等乡村电商培训班,下沉指导300余人。

为解决数据流通不畅问题,汉阴县积极推动数据流通利用。首先,打通公共数据通道,开发建设“数字汉阴”大数据中心和PC端、移动端应用程序,并梳理全县53个部门400余个信息化业务系统,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区域数据资源库;其次,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汇集,对各个领域的涉农数据进行整合,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目前,该县已对全县54个涉农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并按照“1+6+N”模式,建成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

汉阴县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末,该县建成各类基站1527个,县城、川道和山区各镇重点部位实现5G信号覆盖;实施千兆入村、百兆入户行动,加大偏远镇村光纤接入力度,铺设光缆1万余公里,141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光纤,农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94%以上;完善县、镇、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推进月河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深化镇村两级电商服务站、供销合作社、益农信息社、邮政代办点等站点融合建设,镇级站点覆盖率100%,村级业务覆盖率90%以上。

乡村经济发展质效双升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数字化浪潮为乡村产业振兴打开了新的空间。汉阴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流通等全过程,积极培育“数字+文化”“数字+旅游”等新产业形态,真正实现管理上云端、卖货不见面、旅游更方便。

汉阴是典型的陕南山区县,耕作方式传统、整体效益偏低。该县坚持用数字手段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以建设安康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汉阴核心区为牵引,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果园”“数字渔业”等,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别是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数字化,汉阴县引进“点点帮农”平台,建成猕猴桃大数据服务中心1个、猕猴桃数字果园7个,获评国家秦岭猕猴桃产业集群县。

汉阴素有富硒之乡、陕菜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但长期受地域、交通等因素影响难以更好发展。为打破困局,该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一方面,依托富硒资源和书画文化,成立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公司,大力培育富硒食品、书法文创、跨境电商等电商支柱产业。另一方面,依托“三沈”文化,制定亲商安商富商9条措施,吸引大批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23年末,全县共有电商主体65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10家,培育出“笔耕智库”“淇淇文化”等新型经营主体15家。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数字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让群众得到实惠。近年来,汉阴县从群众现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出发,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打造出了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月1日,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说。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重建轻管、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汉阴县大力推进“智慧水务”“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水务监控管网缴费智慧平台、四好农村公路智能养护平台,极大提升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达到95%,农村公路建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汉阴县围绕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链接50余家三甲医院,同10个镇卫生院建立远程协作关系,建成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远程医疗镇级医疗机构覆盖率100%,已开展远程会诊5.2万余例;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接入光纤宽带,50所乡村中小学建成多媒体交互系统;推广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全县电子社保卡签发数超过13万张,占全县社保卡数量的40%。

围绕“村里的事怎么办”,汉阴县成立了安康首家社会治理智能科技公司,研发建成“321”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对县情基础数据进行全域采集、整理,并建立社会治理动态数据库,在各镇、村建立“321”信息中心,给网格员配发专用手机,与县“321”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实现县、镇、村三级信息实时同步。同时,该县配套开发“321”民情在线微信公众号,方便群众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将诉求信息上传,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目前已收集群众各类诉求意见1万余条,案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成效得到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