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方播放按钮 即可收听节目)
图片来源于VCG.COM
【编者按】
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近年来,涉及学生群体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创伤,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详情点击图片
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守护中小学生的安全,让他们能够迎着阳光成长?本期《陕网“欣”播客》为你解读!
【播客时刻】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于VCG.COM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做?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警方提醒 预防欺凌 请记住这三个秘诀!
1.提高情商,控制情绪,学会示弱,理性应对。
2.学法用法助成长,见义巧为不围观。
3.自我保护,冷静机智,勇敢说不,寻求帮助。
安全上网,需要注意什么?
1.安全使用网络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
2.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
3.不玩暴力、色情等有害于身心健康网络游戏。
4.不实施网络欺凌。
5.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不参与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防范网络诈骗。
(部分内容来源于央视频、人民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