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师到农场主
发布于:2024-03-25 10:15   来源:陕西日报   

眼下正值猕猴桃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这几天,居住在岚皋县城的蔡礼貌,每天都要驾车前往30公里外的石门镇双丰村,和在猕猴桃园、茶园务工的村民一起锄草施肥。

“现在天气变暖,猕猴桃的根系已经萌动,抓紧施肥才能促进树体萌芽与开花一致,提高坐果率……”3月11日,蔡礼貌像往日一样来到果园,一边干活,一边给大伙儿讲解猕猴桃春管知识。

从一名建筑行业的工程师,变身为和土地打交道的家庭农场主,蔡礼貌的跨界转型是如何发生的?

2006年,蔡礼貌从陕西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后,被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九项目部招录,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2008年,蔡礼貌的母亲病重来西安检查身体。一天晚上,蔡礼貌陪母亲看电视打发时间时,电视剧中一句“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台词,击中了他的内心。思忖了几日,他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回到岚皋后,为了便于照顾母亲,蔡礼貌到岚皋县住建局下属的建筑设计室工作。那几年,他参与了全县大部分搬迁安置小区的设计。在此期间,他和同事陈铭成为一对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陈铭是周至县人,周至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而陈铭的哥哥正是一位猕猴桃种植大户。

一次,陈铭前往石门镇进行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回来后,他对该镇双丰村优越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认为此地山好水好、土壤条件好且富含硒元素,是猕猴桃仿野生栽培理想之地。陈铭对蔡礼貌说出了想在双丰村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并让哥哥过来担任技术指导的想法。没想到,陈铭的一句话点燃了蔡礼貌的创业热情。蔡礼貌决定辞去工作,专门种猕猴桃。

作出决定后,几乎没人能够理解蔡礼貌。“家里的地你都很少种,还想去种猕猴桃。”土地还未流转,蔡礼貌就被母亲浇了盆冷水。他回答:“正因为没干过,才值得去试一试嘛!万一成功了,既能让自己致富,又能带动村民增收,何乐而不为呢?”软磨硬泡下,母亲勉强同意了。

没想到刚做通母亲的工作,又遭到妻子的反对:“这种产业周期长、投资大。你就安安稳稳地上班,别瞎折腾了。”面对妻子的劝阻,蔡礼貌反复沟通,最终说服了她。

2019年3月,蔡礼貌成立岚皋县励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镇村干部的支持协调下,他砍出了“第一板斧”——投资150万元流转100亩坡地,种下2万多株翠香猕猴桃幼苗。自此,他在宁静的山村里开启了逐梦农业之旅。

蔡礼貌的猕猴桃果苗下地不久,就遭遇了一场“倒春寒”。他连忙组织50多名村民进园给猕猴桃逐个套袋防寒。好在措施及时,果苗有惊无险地存活下来。

接下来,蔡礼貌又在地里套种了玉米,还养殖了300多箱中华蜂。当年下半年,看到市场猪价上扬的走势,蔡礼貌又从岚皋农商银行贷款70万元,加上县上发放的20万元猕猴桃园奖补资金及亲友的支持,他投资150万元,砍出“第二板斧”,建起了一座占地6亩的标准化养猪场,喂养土猪100多头,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

到了第二年,蔡礼貌发展猕猴桃的做法,恰好与岚皋县抢抓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发展机遇,将猕猴桃作为全县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这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特色产业奖补政策资金,以及双丰村5万元招商奖补资金和村集体100万元入股资金的支持下,蔡礼貌发展产业的信心大增。他接连扩大投资,将猕猴桃园区“版图”拓展到518亩;流转山坡地种植陕茶1号茶树,建起300亩标准化高山有机茶园;建起酿酒坊,走上了一条“玉米酿酒—酒糟喂猪—猪粪还田”的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而这一年,蔡礼貌的辛勤劳作开始有了回报,酿酒、养蜂、养猪、种植黄豆收入达31万元。

2023年,干劲十足的蔡礼貌再投资150万元,砍出“第三板斧”,成立了岚皋盘河茶业有限公司,建起600平方米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生产的绿茶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认证,公司的“双丰绿蚨”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

目前,蔡礼貌的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固定工人22人,季节性用工50余人。

蔡礼貌说,他们公司生产的土猪肉,除了一部分销售给本地客户外,其余的熏制成腊肉,通过网络销到了西安、常州等地,基本不愁卖。今年茶园预计能产春茶100多公斤,收入30万元左右。

“基地里最早种植的100亩猕猴桃,今年会迎来大面积挂果,到了9月,就能开园出售。眼下只要管护得好,相信一定会有好收成。”蔡礼貌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 张天兵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