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兴

——延安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于:2024-03-26 09:38   来源:延安日报   

春分时节,春水暖,烟柳绿,春花烂漫春色浓。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延安聚焦“新赛道”,拥抱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全市产业升级的新的增长点,在陕北大地上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之春天。

“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新”的精髓,只有坚持以高科技创新为支撑,生产力才能积蓄从量变到质变的能量,并催生出系列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低阶粘结性中煤热解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工业化示范”装置,是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最新项目,目前已经顺利攻克万吨级工业化关键技术难题。

据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王光清介绍,粘结性煤作为热解原料,容易在热解炉内悬挂卡料、膨胀堵塞,该项目通过独特的反应器和工艺设计,成功实现了低阶粘结性中煤热解资源化利用。“该项目让原本作为电厂掺烧原料的洗中煤变成了化工用煤,将极大提高延安地区每年500万吨的粘结性洗中煤的利用价值。”王光清说。

位于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陕西省科技厅于2018年12月批复组建的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依托校企双方优势学科与产业资源,立足延安能源、化工和环保等行业重大战略需求,解决煤油气资源的高效低碳转化利用技术、能源与环境催化新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关键难题,推动延安乃至陕北区域能源、化工、环保等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转型升级。

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持续不断为延安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者说孵化出更多企业,最终实现助力延安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主任甄延忠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延安金玉龙工贸有限公司坐落于子长市吴家寨子村,该公司研发的“功率燃料自动同步调节转换器”,也是我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油井伴生气等废气燃料转化发电,目前在子长市已经安装50台机组,年发电量2000万度,实现年电费营收860万元。

“我们主要通过收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然后通过‘功率燃料自动同步调节转换器’进行发电。这样既解决了采油过程产生的伴生气排放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每台每天还可以产生电能2000度左右。”延安市金玉龙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联合说,这对于壮大陕北地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延安积极构建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2023年,全市投入科技创新资金5971.5万元。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转化科技成果37项,累计兑现奖补资金980万元。形成省级科技成果49项,兑现“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奖补资金2792.5万元。全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6家,招引落地高新技术企业7家,获批陕西省瞪羚企业6家。全市科技人才智库入库科技人才达到642人,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513个,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牛志权说,我们将继续聚焦“新赛道”突破创新,聚焦“稳控转”重点创新,聚焦“土特产”全面创新,聚焦“扬挖补”集成创新,聚焦“硬支撑”应用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实施两链融合、成果转化等“六项工程”,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延安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彦 袁波 王凯 通讯员 郝敏)

责任编辑:寇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