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记者 曹彦强)因为保护朱鹮,洋县选择了大力发展有机产业。3月29日,“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洋县,了解当地有机产业的发展情况。
红:写好有机牡丹新文章
春来洋县,洋县万亩油用牡丹基地里牡丹花争奇斗艳、竞相绽放,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赏牡丹花,不用远赴他方,身边就有牡丹的“花开富贵”。
牡丹,除了欣赏外,还能榨油。基地里的油用牡丹籽被送到位于洋县的汉中市华瑞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成了牡丹籽油。
该公司主要是一家以有机牡丹种植,牡丹油等牡丹系列产品,高端食用油脂(菜籽油、沙棘籽油、亚麻籽油、南瓜籽油等)加工、生产、研发、销售,以及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企业。
该公司油脂加工生产线,年产量可达12000吨,油菜籽年加工可达6000吨以上。
黑:洋县黑稻田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洋县黑米,外皮墨黑,内芯雪白,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之称。
独特的生态条件使得洋县黑米的蛋白质、脂肪等元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其色泽度好、高温下的物理性质稳定、抽真空后保质期不低于12个月。
走进位于洋县的西安高科集团高新地产黑稻田项目的展示厅,一排原材料为“黑米”的产品十分醒目。
“我们面前的这款黑米口味的精酿啤酒,应该是我们国内唯一一款以黑米为原材料酿造的精酿啤酒。”西安高科集团高新地产黑稻田项目负责人张良介绍,黑米精酿啤酒的原材料是洋县本地的,由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进行加工。
张良表示,相较于其他地方的黑米,洋县的黑米在种植的时候,没有施农药和化肥,它原来是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此外,他们还聘请了当地的老农来帮他们打理稻米的种植园区,园区内的稻米一年能产3000斤左右的黑米。
为实现朱鹮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和谐,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洋县自2010年开始,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目标,加快推进预制有机轻食首位产业发展,把有机产业作为“一县一策”首位产业,聚力打造有机洋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县累计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1种17.68万亩,有机基地面积稳居全省第一认证的有机鱼、禽、蛋等产品填补了陕西省有机养殖的空白;培育“链主”企业23家,发展有机产品生产企业41户,成立合作社85个,洋县黑米入选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全县建成纸坊街道办等10个有机产业示范镇,朱鹮湖合作社草坝村有机粮油基地等10个有机生产标杆示范基地,秦洋长生酒业有机黄酒生产线等10条有机产品标杆示范加工生产线,奠定了有机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