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发病数明显上升,儿科专家支招如何正确防治
发布于:2024-04-03 11:28   来源:陕西网   作者:袁晨 刘一润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远高于去年同期报告发病数,还出现13例死亡病例。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百日咳”受到了社会关注。

有关数据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百日咳年报告发病率为100-200/10万,是一个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是自从60年代中国开始接种百日咳疫苗,并于1978年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百日咳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在保持多年的低发病率后,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百日咳再现”也一度冲上热搜。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侯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儿科门诊百日咳散发病例一直都存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增加,一方面可能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免疫负债”使得孩子容易呼吸道感染;另一方面,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的广泛开展,使一些既往不能确定诊断的患儿得到了明确诊断;还有百日咳杆菌基因变异对药物产生耐药,患儿不能有效治疗成为传染源导致被感染几率增加。

而针对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侯伟指出,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仅可用于7岁以下儿童,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暂无可用的预防百日咳的疫苗;另一方面因为检测技术的提高,也导致百日咳检出率增加。

何为百日咳?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病程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侯伟介绍,百日咳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播,传播范围一般在患儿周围2.5m以内,很少通过其他物品间接传播。发病前1~2天至病初3周内传染性最强,但恢复期也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父母或其他共同居住者可以成为传染源。

百日咳有何特征?痉挛性咳嗽及鸡鸣样吸气吼声

百日咳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很类似,患病前1-2周可以仅有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可通过咳嗽声音与病程时间区别。

百日咳典型症状为痉挛性咳嗽,每次咳嗽连续十几至几十声,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稠痰液或将胃内容物吐出为止,紧接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性吼声,整个病程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百日咳如何治疗?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抗菌素

侯伟介绍,婴幼儿患百日咳症状通常较严重,也容易出现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

轻症可以口服药物治疗,选择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重症患儿或者口服药物疗效不佳者,应住院治疗。根据情况可以选择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抗菌素。

百日咳如何预防?接种疫苗及佩戴口罩

侯伟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规定,孩子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有百日咳成分的疫苗。但未完成整个接种流程的患儿,也容易感染百日咳,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儿者戴口罩可以降低婴儿感染风险。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戴口罩,回到家后及时洗手换衣服,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均衡饮食,适当体育锻炼都是良好的预防措施。(记者 袁晨/文 刘一润/视频)

责任编辑:李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