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六好”强堡垒 提质赋能促振兴
——丹凤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做法与启示
郭安贵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丹凤县积极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坚持以建设好班子、制定好规划、培育好产业、打造好环境、建立好机制、赢得好评价“六好”目标为牵引,持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推动干部在乡村一线历练成长、党员在乡村一线发挥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在王塬村举办“乡音党课”
强化思想认识,激发内生动力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选择。丹凤县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乡村人口较城市人口在发展机会、生活环境、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突出短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只有通过把党建引领机制嵌入到社会资源的动员与配置中,使资源与乡村及区域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协调资源、促进区域协同,才能加快乡村发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丹凤“一县五区”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是农业,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如何破解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头等大事,更是丹凤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只有立足县情实际,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把乡村振兴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承载,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期盼的现实需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为办好群众所想所盼的实事好事上把方向、扩路径,激发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高效推进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动力,让村庄的内外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期待、新追求。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实现补短提升的关键举措。从全县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来看,乡村发展缺乏总体和长远规划,优势主导产业少、联农带农能力弱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乡村的全面发展。通过“党建引领、组织搭台、群众参与、产业唱戏”能够有效发挥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引领保障作用,解决发展不协调、资源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激活乡村振兴主体引擎,开创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紧盯关键环节,抓党建促振兴
突出政治为先,建设好班子。一是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从优秀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党员中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成员,先后调整157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112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实现全覆盖,班子成员高中以上学历占比97.6%,荣获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先进县称号。二是让村级干部“能起来”。坚持强化理论武装,用好马炉党性教育基地和留仙坪红色美丽村庄等红色资源,开展“农村夜校”“乡音党课”等活动1092场次,村(社区)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能力持续增强。三是让村级班子“活起来”。按需选派懂经济、善调解、敢担当的115名驻村第一书记、231名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施“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计划2批次177人,落实导师“1+N”帮带机制,聘请229名返乡能人、荣誉支书(主任)和186名导师帮带258名村(社区)干部成长,全县村级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持续优化提升。
突出建设为基,制定好规划。一是下好规划“先手棋”。立足资源禀赋、特色风貌和村情实际,逐村编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在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多规合一”试点,为全域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了路径。二是建好典型“示范点”。坚持工程化、项目化、图表化推进综合服务、人居环境、农村教育养老等重点任务实施,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涌现出王塬、许家塬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商镇保定村被评为省级党建标准化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种好落实“责任田”。压实压紧重大任务揭榜挂帅、堵点难点清单交办、时序进度督办盯办、先进落后奖惩兑现、全年成效述职评议“五个链条”,推行日通报、周观摩、月调度、季评比机制,开展“夺红旗争一流”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突出发展为要,培育好产业。一是“点上突破”优布局。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品、一户一策,通过联农带农引导群众发展小产业、小种植、小养殖、小商贸、小加工的“五小”经济,培育村级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五小”经济示范村12个、示范户100户,形成“1+N+5”产业联农带农富农发展格局。二是“线上延伸”增动能。深化“党建+”产业链联合党委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千名头雁带富领飞”行动,全县151名村党组织书记、217名党员驻村干部和498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集体经济、产业项目1087个,涌现出一批带富致富典型。三是“面上统筹”强产业。实行链长挂帅、主管部门牵头、链主企业带动机制,持续壮大“菌药果畜酒”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四化”提质,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个、农业园区22个、专业合作社492个,带动全县65%的农户增收,被评为全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
突出生态为主,打造好环境。一是擦亮生态宜居“好颜值”。聚焦清道路、河道,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全域无垃圾、无污水等“六清、六治、六无”目标,以拆除违法建筑构筑物、清理垃圾杂草、改厕所、提升治理水平、建竹园等“一拆两清三改四提升五建园”为载体,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纵深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先后评选“党员示范户”“五美庭院”“卫生清洁户”510户,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6%,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90.15%。二是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村”。坚持示范村、提升村、达标村分类推进,扎实开展康养、旅游、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棣花社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毛坪村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万湾社区、洲河北村、资峪沟村等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丹凤县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三是探索多元业态“新模式”。以“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为抓手,依托独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共享村落、数字乡村试点,盘活土地、林地、农房等资源和闲置资产,大力发展康养、休闲、创意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示范宜居农房100套、农村景区5个、产业景点5个、示范村36个,新增民宿床位100个,出租闲置农房200套,最大限度把生态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突出长效为重,建立好机制。一是健全“协同共治”机制。突出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深入推进村级“八五”普法工作,常态化开展平安稳定信息“3+N”综合研判和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54件,建成治理网格单元4150个,被表彰为省级“平安县”。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扶持、典型培育、削薄培强“三大行动”,出台鼓励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推行“237”收益分配机制,74名村(社区)干部带头入股465万元发展产业,全县所有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三是优化“议事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三重一大”请示报告等制度,优化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流程,促进村级党组织高效便捷运行,先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7个,建成省市级村党组织标准化示范点33个,村(社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
突出人民为本,赢得好评价。一是在考评争优上“提标”。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和军令状,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测评、一周一抽查、一事一评比的“四个一”工作落实机制,不断推动省考市考争优秀、单项工作争先进。通过不懈努力,丹凤县荣获“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等称号,峦庄镇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一村一品”示范镇,毛坪村、留仙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二是在纾难解困上“提效”。建立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行党组织书记联点、委员联项目、党员联群众“三联”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帮办实事1260件,马炉村党支部、化庙村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在涵养乡风上“提质”。坚持正向激励为主,通过村规民约、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评选表彰先进等方式,深挖乡村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共建共治美好家园蔚然成风,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190户、道德模范10名,3人被评为“陕西好人”。
坚持党建引领,积蓄振兴势能
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党建质量过硬“八大行动”,高质量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升计划,实行村级党组织“评星晋级”管理,着力增强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载体。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要突出“强龙头、扩基地、创品牌、促融合”,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通过支持企业技改扩建、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特派员蹲点包抓等方式大力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居民。
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关键支撑。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要逐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养选拔、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引领致富和服务群众能力,持续下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积极实施镇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促进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坚持把高效治理作为重要保障。提升农村治理效能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安宁。要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支撑、群团组织为纽带、社会组织为依托的村级工作运行体系,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创新“两网融合·三单服务”治理模式,推广运用“群众积分评议”“积分兑换”“红黑榜”等方法,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打通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丹凤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