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经济去年迎来新的“历史时刻”。府谷生产总值突破千亿,成为陕西第2个千亿县。在电商的助力之下,武功GDP突破200亿,陕西200亿县域地区增加到24个。
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县域83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6205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较上年增长4.0%,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8.0%,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夯实加固。
府谷成为陕西第2个千亿县,二产占绝对主导
近日,“陕西新增一个千亿县”的消息令外界关注,迈上新台阶的是府谷。
统计显示,2023年府谷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1002.08亿元,同比增长5.4%。这是继神木2012年首破千亿大关后,陕西第2个千亿县。
府谷位于陕西最北端,毗邻神木,是陕西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也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组成和“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要枢纽。从资源条件看,府谷水丰煤富,拥有各类具有开采价值矿藏20多种,煤炭已探明储量200多亿吨,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06亿立方米,高岭土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居全国之首。
截至2022年,府谷常住人口25.6万。以此计算,府谷人均GDP约39.14万元,在全国县域中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陕西榆林神木市。作为对比,在全国省级地区最优的北京,2023年人均GDP为20.03万元,大约是府谷一半。
经济发展也为府谷带来丰厚地方财力。2023年,府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3亿元,位居全省区县前排。可以对比的是,经济发达的西安碑林区、莲湖区分别为42.62亿元、41.79亿元。
当然,就产业结构而言,府谷经济带有明显资源倚重特征。
近十多年,以资源优势支撑的二产在府谷经济中一直占据最大比重。2014-2023年,府谷三次产业里,二产比重平均为74.52%。其中,2014年占比最高达85.4%。这也导致了府谷经济较多受到资源、能源市场周期变化影响。过去十年,府谷经济曾经历2014-2016年短暂下滑、2017-2020年缓慢增长两个平台期,这两个时间段煤炭市场相对低谷。
2020年,府谷县统计局在《府谷县产业发展结构研究》中曾直言不讳:“近些年来府谷县依托资源优势,第二产业占主导比重,一产占比很小,三产占比也不大,所以府谷县在发展二产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和服务业。”
县域贡献陕西GDP48%,其中四成来自十强县
近几年府谷快速发展,从侧面映衬了县域在陕西经济中贡献更大力量。
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约1.62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三年提升,占全省GDP总值的比重48%。
分区域看,关中、陕北和陕南县域GDP规模分别为6230.56亿元、7043.82亿元和2931.02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值比例分别为38.4%、43.5%、18.1%。
受益于神木、府谷等“千亿县”,榆林所在的陕北地区成为陕西县域经济总量最大区域。具体到全省10个地市,榆林县域GDP独占鳌头,2023年总值达5239.16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32.3%;县均GDP达476.29亿元,是全省县均水平的2.4倍。
榆林县域经济以能源化工为主导,西安县域经济发展也具鲜明代表性。
陕西省统计局指出,西安市县域依托西安都市圈,打造以新能源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高端制造业,县域经济增速领跑全省。2023年,西安县域GDP总值1178.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业增速达到14.1%,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放眼全省,陕西县域经济创造的产值更多集中于经济强县。据测算,2023年,陕西县域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高陵区、定边县、横山区、鄠邑区、彬州市、洛川县、韩城市,合计GDP总值6530.91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40.3%;平均增速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县均GDP为653.09亿元,是全省县均3.3倍。
这其中,除了神木、府谷两个“千亿县”,榆林靖边县为“500亿县”;西安市高陵区、榆林市定边县、榆林市横山区、西安市鄠邑区GDP则分别达到400亿级别。
电商赋能武功增长,陕西200亿县域达到24个
2022年8月,陕西省发改委制定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市)达到24个。
截至2023年,陕西GDP总值达到200亿元的县(市、区)24个。除了府谷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陕西还迎来新的200亿县——武功,其全年GDP总值200.23亿元,增长5.5%。
武功位于关中平原腹地,隶属于咸阳市,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31.61万。从三次产业看,武功二产、三产比重大致相当,一产也占据相当份额,支柱产业包括食品医药、钢构建材、彩印纸包、装备制造等。同时,立足农业大县基础,武功近年将电商列为“首位产业”。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认为,武功将三产融合作为抓手,搭上电商创新快车、借力跨境电商并带动文旅等产业综合发展。相比能源、资源产业更依赖先天禀赋且不可再生,武功的发展方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更多参考价值。
按主导产业类型,统计部门将陕西县域划分为产业功能县、农业主产县、生态功能县三类。2023年,陕西45个产业功能县GDP总值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78.3%。其中,“资源大县”仍是创造产值的主力,13个能源资源富集县GDP总值6053.86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37.4%。
与此同时,陕西农业主产县也开始发力。全省26个农业主产县,2023年实现GDP总值2932.74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18.1%。其中,16个特色农产品县实现GDP总值1650.83亿元,同比增长4.7%。
此外,12个生态功能县(主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GDP总值582.45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省县域GDP总值的3.6%。
县域经济崛起之下的挑战与机遇
在陕西县域版图上,因煤而兴的神木、府谷,遥遥领先。
包括神木在内,“十强县”贡献了全省县域GDP的40.3%,对比陕西83个县域地区,这就意味着“头部强,尾部弱”局面仍然存在。
以数据较完整的2022年为例,全省经济较弱五个县:镇坪、宁陕、留坝、黄龙和佛坪,GDP总量分别是28.02亿元、26.55亿元、24.41亿元、23.05亿元、14.28亿元。其中,佛坪尚未突破20亿元。与榜首的神木(2022年为2231.47亿元)相比,佛坪不足神木的0.7%。
有业内人士指出,县域经济不强,与历史、地理、交通、人口、资源等因素相关,在发展中或还需要解决主导产业定位、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压力大等现实问题。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版图的再规划,县域发展正迎来更多机遇。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提及有关“县域经济”和“县域”的关键词,反映出对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陕西,“县域经济”位居全省大力发展的“四个经济”之首。今年陕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亦针对性提到:“2024年,陕西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分类施策推动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功能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大力度激励质效提升,明确思路托低帮扶,力争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增速1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产业园区三年提升工程,稳妥推进‘园区托管’,推动产业进园集聚,县域园区工业产值增长7%。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分类推进10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培育一批工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和特色小镇,新创建10-15个县城建设示范县。”
张鸿认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尤其对广大非资源县和农业县来说,二产加工或许是突破口,可起到上承一产、下启三产的作用。同时,有必要发挥县域园区聚合能力,并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挖掘地域特色,多条腿走路,才能扭转产业单一问题,行稳致远。
可以预期的是,陕西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县域的崛起,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记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