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发布于:2024-04-15 14:28   来源:调研与决策   作者:王 洋 李美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学科、各领域间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最大变量。陕西抢抓历史机遇,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能、最强动力和最紧迫任务,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统筹抓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持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做大做优战略科技人才基本盘,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

6.陕西同力重工入驻秦创原总窗口

陕西同力重工入驻秦创原总窗口

一、创新驱动发展蹄疾步稳

近年来我省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现,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全省研究生毕业数量位列全国第6,专利授权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6,充分体现了我省科技创新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地位。

(一)持续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企业孵化、领军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和任务,注重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创新主体的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构建包括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组织实施一系列科技重大专项,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并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导作用。加快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试点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培育了1500多名科技经纪人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磁场效应不断释放。

(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已有145家机构参与其中,有12268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坚持目标需求,发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搭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平台,开展超过400场次路演活动,高校院所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度对接互动,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充分调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评价导向作用、深化校企对接合作、强化科技服务支撑等,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落地,不仅缓解了我省创新供给充裕但成果转化不足的矛盾,更为持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提供了现实路径,最为关键的是打通了科研人员和经营主体对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和“缺钱转”的难点堵点。

(三)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聚焦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全面加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系统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体系。发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三年行动计划,整合推出涵盖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5大类70条措施的“政策包”,着力打通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创新创业与金融支持紧密对接、科研人员成长为企业家的通道。围绕省内重点产业链实施“两链”融合行动,成功聚集一批优势产业,孵化多家科技型企业。通过“双向飞地”合作关系,与多个地市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助力地市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创新驱动秦创原奖”表彰和鼓励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贡献突出的企业家。秦创原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平台建设的“施工图”更加清晰,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二、科技创新转化供需两端“中梗阻”问题突出

作为科教资源大省,陕西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家、高等院校100多所、国家级重点学科126个,科研活动人员27.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00多万名,培育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27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余家。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滋养好、利用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卡脖子”问题任重而道远。基础研究周期长、成果产出速度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容错和试验。“卡脖子”问题凸显基础科学研究不扎实、急功近利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共性基础技术体系不完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我省优势科技资源潜力发挥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不匹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杰出企业家、科技型龙头企业储备不足,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不科学,各类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各类中试平台、研究中心硬件建设不够,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畅通、协同协调、同向发力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二)专利转化率低与产学研合作不畅。一方面,尽管我省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专利授权数量排名名列前茅,但专利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价值,主要存在技术落地的难度、市场需求不匹配、创新成果管理不善等。另一方面,产学研融合效果还需提升,大学科技园影响力不足,尽管拥有57所本科高校、位居西部首位,但科技园区内入驻企业数量有限,行业影响力弱,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缺乏对产业的强大引领和影响力。

(三)科技评价体系有待继续完善。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量化指标过度追求以及对外部评价指标过度依赖,“破五唯”和分类评价等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科研人才评价体系改革面临着转化和适应的问题,尤其是由于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机制不同,评价体系改革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地方性“篱笆墙”的限制,导致一些地区存在着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

三、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阶段,尽管部分行业领域已有新质生产力带来显著效益,但其完整体系尚未形成,迫切需要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优化布局高校和科研院所前沿科学中心、交叉学科中心,有序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项目,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夯实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优化实验室体系建设,构筑体系完备的科学中心物质基础,夯实基础研究的“硬支撑”。要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集聚力量、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不同产业链的交叉融合,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着眼于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重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超前部署量子科学、脑科学等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

(二)创新科技主体合作机制,提升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增强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完善创新科技主体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在战略科技力量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鼓励不同企业建立更多类型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联合体、中试基地等,打造学科交叉且高效协同的创新产业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不断产业化。强化制度对企业创新的支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创新资源,完善专利转化制度,建立国家技术加工平台等途径,畅通校企沟通渠道,破除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鼓励引导研发人员积极参与专利成果的转化,推动高价值专利成果就地转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长效支持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条例解读,明晰政策执行边界,阐明政策的适用范围,解决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企业和投融资机构所面临的制度束缚,化解不同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完善设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为初创团队提供容错空间。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机制作用,助推初创企业在种子阶段迅速成长,唤醒实验室中“沉睡”的科研成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

(三)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精准科技人才布局。我省科教资源富集,科技人才队伍数量充足,但是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力量分散、创新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地激发。要发挥科教大省优势,着眼造就更多战略性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研究领域与课题难度,吸引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培育引进紧缺科技人才,并建立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机制。加强引进高级工程技术及应用型人才力度,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储备体量与质量。优化创新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突破科研院所体制壁垒,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科技人才双向流动制度。大力培养基层科技人才,推动有经验的科技人才与基层政府合作,助力基层产业创新发展。加强高校学科规划和成果转化,形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学科布局,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在高校内部推动产学研供需平衡,吸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广产教融合的“双导师”制度,实现多学科协作,对接省内创新发展需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者分别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秦创原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