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通讯员 王玢 史娟 偶蓉)近年来,南郑区坚持以“五个农业”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初冬时节,走进南郑区高台镇战斗村的聚祥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外,寒气袭人;而大棚内,却“春意盎然”。
在科技感十足的大棚里,一株株小幼苗正在享受着“日光浴”。这里就是聚祥农业新引进的气雾蔬菜栽培,植物在空气中生长,免施农药、无土栽培。根据果蔬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科学配比水分和养分,以雾化方式喷射植物根系。大棚内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实时监控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汇总到云端平台,工作人员在屏幕前就能对大棚进行整体智能控制。从育苗到成果,“气雾栽培技术” 有效解决了传统土壤栽培难以调和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矛盾,并易于自动化控制和立体栽培,能够节水、节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
在汉山街道办白家湾村向氏农业生态园里,棚内的工人忙着采摘,棚外的老板忙着称重,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
“目前,青菜和萝卜都已经开始采收,很多客商都是上门来收购。棚里的莴笋和菜苔预计12月底就能上市了。今年我们还签订了荷兰豆和菜苔的订单农业,荷兰豆属于新品种,在区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目前已完成65亩种植,长势也都不错。”向氏农业生态园负责人尹玉芹高兴地介绍道。
向氏农业生态园主要种植羊肚菌、辣椒、西红柿、豇豆、茄子、蒜苗、萝卜等各类应季蔬菜。采用菌蔬轮作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将每年出完食用菌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蔬菜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据悉,南郑区今年引进推广无土气雾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开沟起垄机等新技术、新机械8项,夏日阳光、千禧粉贝贝、荷兰豆、西兰花等蔬菜新品种11个。通过苏陕协作带动,与江苏省如东县东和农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该区发展订单荷兰豆、菜苔种植8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