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地处主城区,文物文化资源丰富,2022年以来,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31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了31座“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读书圈,让群众共享文化资源。
11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解放门街道东七路的皇城书坊,大厅成排的书架上陈列着活字印刷设备,展示着印刷术的发展历史……浓郁的文化历史氛围扑面而来。
“周边群众称我们是不卖书的书店。”新城区人大代表、皇城书坊负责人师良说。
师良表示,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附近的幼儿园园长来反映能不能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而且城墙的东南角、东北角建设得非常漂亮,游客也比较多,是不是能提供一个了解西安历史文化的场所,城市书房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
2022年,师良和几位区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建议:建设一个共享公共文化区域。在区人代会上,该建议经过民生实事项目票决,被确定为2023年新城区1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不久,新城区文旅局主动找到师良,商议公共文化区域如何建设,最终确定打开区级图书馆的大门,变身“城市书房”。
方案确定好了,怎么建设让师良颇费心思:从书房选址、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资金来源,甚至细化到开放时间,一点一滴和文旅局沟通。
“当时考虑的核心原因,建一个书房,我们可以上很多书,但是收集到周边居民的信息,发现小朋友是这里的主要客户群体,所以我们就在绘本的选择上重点下功夫来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更希望把它建成周边居民、市民真正喜欢和实用的书房。”师良说。
书房建成开放后,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的青睐。对社区居民任彬而言,这里是心仪的遛娃好去处。
“这里书香氛围很好,周六、周天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来这边看看绘本,有些活动可以参与,孩子也很喜欢来。”任彬说。
除了传统图书借阅,在书房二楼的两个书架上,记者看到每本书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师良介绍,这是为了方便群众阅读,专门打造的有声图书馆区。
此外,书坊以非遗为线索,创新性开发和串联了活字印刷、古法造纸等项目。“活字印刷墙非常珍贵,整体有28000枚活字,这些字都由上个世纪的百年机器以及铜字模一笔一画铸造而来,广大群众可以将一颗颗活字从字架上挑选出来,经过选字-排版-刷墨-盖纸-棕刷拓印,排列成喜欢的字句。”师良说。
“票决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正落地,它反映的是社区最基层群众的想法。”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逢春说,“群众选出来的民生实事,经过一年的实施,建设的进度怎么样,最后还由人大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这就把民生实事从征集到最后的完成是一个闭环。”
两年来,新城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工作原则,先后票决出类似“城市书房”的民生实事项目20件,总投资1.26亿元,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责,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掷地有声地建设好。(记者 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