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县纸坊街道冯岭村,“旱改水”不仅改出了良田,还改出了好风景(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小田变大田后,泾阳县桥底镇柴焦村的农田更齐整了,庄稼长势也更喜人(11月22日摄)。 陕西农村报记者 黄敏摄
陕西农村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从“望天收”的零散地块,到沃野千里地生金,改变的着力点在哪儿?从地肥水美的丰产田,到“种出”新业态、“融出”新空间,有哪些好法子?
在陕西,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复耕复垦、培肥土壤、完善设施,盘活荒地闲田资源;连片耕作、规模经营,新技术、新设备齐上阵,低产田变身高标准农田;优布局、调结构,朝着绿色、生态、高效农业转型,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一条“链”……
整改加提升 土地肥起来
虽然冬天已至,但洛南县巡检镇驾鹿村的村民却没闲着。11月12日一大早,村民赵满运就扛着锄头下地了。
山脚下,一片刚收完玉米的农田里,一垄垄田埂整整齐齐,新修的田间路、排水渠沿着田边延伸。村民们分散在田间,犁地、除草、起垄。
这片地几年前还打不了多少粮食,影响着村里的产业发展。“最近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村里劳动力少,这些地都没人好好种。”赵满运说,“现在好了,经过整治,地变得肥了,耕种、管理样样都方便,玉米、大豆的产量也上来了。”
驾鹿村四周环山,坡地多、平地少,村里一直为粮食增产、培育产业发愁,对每一片土地都精打细算,为啥还打不了多少粮食?
“从前期摸排情况来看,村里很多土地是山坑田,生产条件差、农作物收成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巡检镇党委副书记孙苏旺说。
近几年,巡检镇分类施策,多条腿走路。镇上鼓励村民采取入股、转包、租赁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对耕作条件差的地块,镇上通过改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土壤肥力,解决群众耕种顾虑。同时,邀请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玉米和大豆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服务,有效提升耕地产能。
如今,巡检镇种植玉米1.3万余亩、大豆4013亩,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这几年通过深翻整地、测土配肥,这片地更肥了。能种出好庄稼,人就有干劲,日子也就有奔头。”赵满运说。
小田变大田 增收有底气
“60亩麦田,两台农机不到一天就播完了。小田变大田,机械化连片耕种效率就是高。”看着田间绿油油的麦苗,柴浩心里美滋滋的。
柴浩是泾阳县桥底镇柴焦村的种粮户。以前,柴浩家的几亩地零零散散分成了好几块,种不好种,收不好收。
前两年,村里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通沟渠、整田埂、铺管网,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玉米密植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细碎地块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并通过大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小麦、玉米单产。柴浩瞅准机会,一口气流转了60亩地。
“种上了大田,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说起地里的收成,柴浩满脸带笑,“今年夏季,宽幅沟播的小麦亩产量近1200斤。秋收时,密植的玉米又是个大丰收,亩产在1300斤到1400斤。”
柴焦村紧邻泾河,全村有6000多亩肥沃的耕地,既能产粮食,也能种水果蔬菜。因为种的作物五花八门,村里“巴掌田”处处可见,一些新农机、新设备下不了田。即便进了地,受地块小而散限制,收种成本高,效益自然不佳。
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柴焦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将全村1100多亩农田合并成大田块,由村集体合作社牵头,规范各个生产环节,以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耕作机械化向土地要效益,向农业现代化要效益。柴焦村党支部书记柴民仓说,规模种植的好处不只省时省力,更在于通过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服务,整合土地资源,改变经营方式,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让村民种地更轻松、有赚头。
做足“链”文章 种出好“丰景”
刘志强是汉中市洋县纸坊街道冯岭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在“旱改水”项目区承包了100亩地,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每亩地的产量都在1100斤以上,稻子穗长粒大、品质很好。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刘志强说。
其实,就在3年前,这块地还是高低不平、浇不上水的旱地。2021年,洋县开始在冯岭村实施“旱改水”项目。修坡建渠、平沟整地、保墒蓄水……改造提升后,原本地力不高的小块地变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粮食产量一下子上去了。
“去年改造完后,村上又通过集体育苗、集中灌溉、机械耙田的方式进行耕种,极大地降低了种植成本。”冯岭村党支部书记杜成山算了一笔账,和原来的旱地相比,现在1亩水田光种水稻,收成就比之前种杂粮提高了50%以上。
冯岭村地处洋县油菜花海核心区,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两年,不光春季游客多,插秧和收稻的时候也热闹得很。
瞅准这一机遇,杜成山说:“接下来,得想办法把稻田风光和乡村旅游串在一起,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让村子变得更有看头。”
如今,产销结合、农旅相融的发展新浪潮已在三秦大地悄然兴起,在广阔田间激发出更大活力、创造着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