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是我的新舞台 | 汽车更“聪明” 他们更抢手
发布于:2024-11-29 20:18   来源:陕西网   作者:袁晨

开栏语: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职业的边界正被不断拓宽,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更是个人梦想与时代浪潮交汇的璀璨火花。

即日起,陕西网开设《看!这是我的新舞台》专栏,通过鲜活个体的故事,展现新职业背后的汗水与欢笑、挑战与机遇,让读者看见职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属于自己的新舞台上发光发热。同时,激发社会各界对新职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促进理解与尊重,鼓励更多人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勇敢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这不仅是一次对职业新生态的深度剖析,更是一场关于勇气、创新与梦想的心灵对话。今天推出第4期。

栏图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从一种未来的科技概念慢慢将变成生活中的日常事物。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催生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这一新职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接受度逐渐提升,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由2021年的1370万辆增长至2025年的2490万辆。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也表明,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共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19个新职业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位列其中,定义为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的人员。

身份认同感增强

毕业于长安大学的潘龙,入职陕西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车智联)测试工程师岗位前,做过汽车零部件设计、传统汽车测试等工作,转型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是因为他十分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自动驾驶的车辆提供更多‘练习’的场景,再针对‘练习的情况,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学’得更多,也更加‘聪明’,从而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大马路。”潘龙告诉记者,“这一过程包括车辆初始的标定,对自动紧急制动、危险预警、车道居中保持、自适应巡航、辅助并线等智能驾驶等功能进行模拟软件测试、模拟道路测试、实际道路测试等多个环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陕车智联首席科学家赵祥模曾表示,传统的汽车安全测试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复杂的需求,必须研究全新的测试理论,设计全新的测试方法。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这对相关从业人员个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科学、完善的测试评价,是保证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与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是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落地应用的必要前提。”陕车智联测试认证部部长马钊说。

“现实的环境远比软件模拟的复杂得多,比如一只突然窜出的小动物、一辆停在道路上的清扫车,甚至飘来的一只塑料袋,都需要我们针对性地标记和解决。”对于潘龙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充满挑战。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新职业的公布,潘龙更加有了职业的身份认同感。

“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能网联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感觉梦想照进了现实。”潘龙说,“未来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将非常大,无论是个人的职业规划还是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前景。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未来可以进阶成为高级测试工程师,负责更复杂的项目,更好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车辆在长安大学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进行测试。

培养目标更明确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张嵘恺,虽然读大二但已成长为学院智能方程式车队队长。

今年10月,他与车队小伙伴在指导老师苏娜的带领下,与来自国内外117支高校车队近4000人同场竞技。在为期6天的比赛里,车队参赛队员们,经历了严格的电池检查、机械检测、整车电检和严酷的雨淋测试,最终突出重围,获得“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暨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三等奖。

“车队通过一整年的努力,学生们独立自主设计、制造出一款集性能与安全于一身,符合赛事规则要求的方程式赛车,在每个细节处都全力以赴,不畏强手,用汗水和智慧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学校赢得了首个大学生无人方程式赛车竞赛荣誉。”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苏娜自豪地说。

走上赛场前,张嵘恺主要负责测试车辆无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首届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为竞赛实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张嵘恺来说,这次参赛收获颇丰。“通过大赛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动手能力,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坚定了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这个职业目标。”张嵘恺说。

“新职业的认定表明产业、企业有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也更加明确了,就是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银龄教师、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马炫说。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代AI技术的典型应用,集合了环境感知、自主决策、高精准定位、AI芯片、车载计算平台、大数据与云计算、车联网(V2X)等技术,展现了多技术交叉、跨产业融合的特点。

在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放看来,正是这一发展特点,让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人才拥有多学科知识体系,实现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的跨越,从专业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按照学校‘32148’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学院就开始着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全产业链进行培养,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王放说。

(记者 袁晨)


责任编辑:崔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