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商洛市社区智慧化物业服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物联综合管理平台”查看各小区情况。
本报记者 王佳伟文/图
11月22日,商洛市召开“好小区”工作现场推进会。这是该市围绕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召开的第四次推进会。
什么样的居民小区能被称为“好小区”?11月20日,记者走访了商洛市商州区的部分居民小区,群众就此问题的回答大多是环境好、服务好、生活好。
今年以来,商州区强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城市街道向居民小区延伸,探索推行“4+5”模式,即构建居委会、物业公司、物管会、包抓单位“四方协同”物业服务格局,积极推进党建联建、公安警务、城管执法、司法法律、民政社团“五大服务”进社区,推动人居环境大改善、服务大提升,为加快打造康养之都核心区奠定了基础。
老旧小区面貌新
位于商州区城关街道西街社区的金泉小区,住宅楼的白色墙体干净美观,棕榈树在冬日依然葱郁,新规划的停车位上汽车有序停放。
然而,以前的金泉小区并非如此。
金泉小区党支部书记郭绪文介绍,小区始建于1998年,由5栋住宅楼构成,居民129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随着时间推移,小区设施逐渐老旧,楼道随处堆放杂物,公共区域也被居民占用。
“这些不仅影响小区整体环境,还带来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郭绪文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商州区委组织部联合西街社区、金泉小区党支部成立了金泉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制定整治方案,并利用小区公告栏、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小区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共同维护良好的人居环境。
“我们支部所有党员协助居民清理、搬离废弃物品,才有了现在的环境。”郭绪文说。
据了解,金泉小区累计整治公共区域乱堆乱放68处,清运垃圾3.1吨,新建花坛1处,规整线缆120米,粉刷墙面205平方米,更换地下室破损玻璃20块,清理“僵尸车”2辆,安装电动车充电桩16个,规划机动车停车位51个,极大提升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社区改造有温度
11月20日中午,城关街道窑头社区,“邻里食堂”的饭菜香气飘散开来。厨房里,一位厨师正在做午饭。用餐区的墙壁上写着“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窑头社区党支部书记代朝利介绍,“邻里食堂”为居民供应早、中、晚三餐,价格实惠,尤其为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了用餐便利。
社区内除了食堂,还开设了便民小超市、书香阁、茶吧、暖心警务室、养生馆、爱心理发室等。新建的塑胶运动场,为居民提供了健身场地。
“我们遵循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拆墙并院、拆除隔断、优化办事流程、搭建休闲空间等,将社区院落规划为辖区群众停车、运动、休闲的新场地,将社区打造成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有认同的居民之家,让更多居民融入社区生活。”代朝利说,“我们还成立了窑尚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补齐物业服务管理短板。在完成整治的同时,有效化解辖区居民的矛盾纠纷。”
智慧服务全覆盖
在商洛市社区智慧化物业服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坐在“智能物联综合管理平台”的大屏幕前,观察着辖区各小区的治安情况。这块智能大屏由数十块屏幕组成,各小区的实时画面可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该中心负责人董顺钰介绍,中心按照“1个指挥中心+20个社区物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为全区335个非商业化物业小区提供平台支撑,智能设备管理辐射全区401个小区。
记者了解到,商洛市社区智慧化物业服务指挥中心通过智能设备、物网互联的5G智联技术,结合智慧管理平台的54种AI算法,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我们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集中处理提示预警、电话接听、服务保障、维修报修、值班监测等核心任务。30名安保人员组成10支巡逻队伍,配备巡逻设备,对中心城区小区进行定时巡逻,实时反馈巡逻轨迹和画面,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董顺钰说。
截至11月21日,商州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累计拆除违建1613间10121平方米,整治乱堆乱放2561处,清理垃圾18916吨;新增充电桩2796个、遮雨棚394个;安装门禁226个、监控设备1127个,198个小区安防设备已接入智慧物管平台。
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刷新”,商州区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下一步,商州区将一手抓巩固提升,更新设施、绿化美化,增颜值提品质,一手防问题反弹,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并持续优化服务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加美丽、便捷和智慧,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