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群众在商南县佳忆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车间对猕猴桃进行分拣、包装(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文/图
“11月中旬,我们公司27.6吨猕猴桃已通过深圳蛇口港,远渡重洋运往沙特阿拉伯啦!”12月3日,笔者在商南县佳忆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公司负责人王武兴奋地说。
商南县佳忆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猕猴桃基地生产主管王锋告诉笔者:“我们的猕猴桃基地覆盖了富水镇马家沟、洋淇、油坊岭、王家庄等6个村,通过‘公司+平台(电商)+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商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干部何剑锋介绍,商南县抓住省上猕猴桃“东扩南移”的机遇,从2016年开始规模种植猕猴桃,近年来在富水镇、青山镇、过风楼镇、金丝峡镇等镇建成规模连片的猕猴桃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培育猕猴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0余家,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合力共赢”的产业发展之路。
商南县佳忆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商南县最早成立的集猕猴桃育苗、种植、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猕猴桃基地建设中,公司先后引进金桃、徐香等国内外优质猕猴桃品种,在富水镇建成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9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果园2000多亩,带动288户农民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王武介绍,2019年11月,商南县佳忆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和山东奕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将猕猴桃远销沙特阿拉伯以及阿联酋迪拜等海外市场,产品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认可。近几年,公司猕猴桃的出口量由2019年的4吨增至2023年的140吨,实现销售额300多万元,2024年订单量增长到了280吨左右。
“截至目前,公司已连续6年为沙特阿拉伯供应猕猴桃,累计出口猕猴桃近600吨,出口总额1200多万元。”王武说。
小小猕猴桃只是商南发展外向型经济、对接“一带一路”大市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商南县依托中欧班列直达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我们的猕猴桃出口沙特阿拉伯,橡子仁出口韩国,铬酸酐出口马来西亚,高山蔬菜销往中国香港。近3年,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平均增幅达27%。”商南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黄钦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