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博物馆“搬进”课堂 让文物在校园“活”起来
发布于:2024-12-06 11:38   来源:西安新闻网   

12月4日,由西北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走进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赵星以“走进秦始皇陵”为主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博物馆课。他运用3D技术,带领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穿梭”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武士俑、军吏俑……在又大又深的坑里,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马俑整齐有序、形象逼真,他们长相、神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塑技艺。

“为什么埋藏在地下的兵马俑几千年后才被人们发现?”“秦始皇统一华夏时,中国的版图有多大?”赵星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踊跃举手回答、讨论,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探索的热情。

活动还为孩子们展示了兵马俑复制品,让他们近距离观察、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让他们感受到秦军的磅礴气势,他们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记者看到,西北大学博物馆在五味什字小学设置了“了不起的中国符号”主题展览。在这个“流动的博物馆”里,陈列了珐琅彩花卉蝴蝶纹碗、粉彩寿桃纹杯、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树立起文化自信。

据介绍,西北大学博物馆的“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自2022年开展以来,引入人文科学、生物等4门课程和4个配套展览,将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中小学课程,“拆掉”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明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责任编辑:窦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