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1978年,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世界足球日,来纪念这项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在陕西西安,一群年龄10岁左右的“西北足球小将们”,正奋勇训练,逐梦绿茵。
夜晚七点,寒风凛冽。在西安市长安区秦英西沣球场,足球教练员李沣已经拿着足球与学生球衣进入球场。球场位于楼顶天台,一群朝气满满的学生早已脱下厚厚的羽绒服,换上干练的球衣,奔跑在绿茵之下,为梦想奋力拼搏。
刚满十岁的包一明是这支青训球队的队长。“我今年刚满10岁,在球队中的位置是中卫。之所以选择足球这项运动,是因为觉得足球有意思有趣味。”
从球员到队长,包一明迅速成长,从专注提升个人能力,到逐渐学会照顾每一位队员。他说:“团结协作,相信队友,这一切都是足球教给我的,以后我还要继续踢下去,为国争光。”
和包一明不同,九岁的吕吴璠是在观看职业比赛的时候,确定了自己足球追梦的想法。作为前卫,他头脑清醒,踢球合理,在赛场上拼劲十足,所以早早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我想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为球队发展做出贡献。”吕吴璠说。在谈到秦英樱花这支足球青训队伍时他说:“我觉得在这里很幸福,很光荣。”
作为球队多面手,马铭泽虽然年仅八岁,却对球队的每个位置了如指掌。“多尝试不同的位置,能够让我迅速提高自己的球技,在赛场上更加游刃有余。”
培养这些优秀的年轻球员的,是曾经参加过职业比赛的李沣。之所以训练青训队伍,源自他曾经的遗憾。“我们那一代人在踢球的时候,做了很多重复的东西。我成为教练员之后,更想教授孩子们踢球的思维和技巧,让他们明白,足球要用脑子去踢。”
在李沣的精心培养下,这些年轻的“西北足球小将”不断成长,正朝着成为陕西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断奋斗!
“孩子们的提升很快,我也很高兴。他们都是陕西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后要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李沣说。
“我们的青训,是为了替陕西的职业队伍培养人才。今后,我们还会一直培养孩子们的球技和踢球思维,让他们在快乐踢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往后不论是走职业道路还是干别的,都能够奋勇坚持,永不停歇。”秦英青训樱花校区校长宜翔说。
一只小小的足球,简单的双方各11人的队伍,九十分钟,从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运动的无限可能。
现如今,足球这项令人热血沸腾的运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竞技,它已经逐渐演变成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从一支青训队伍的成长经历,足以窥见整个陕西的足球产业发展。相信不久的未来,年轻的西北足球小将们,能够奋勇争先,为陕西在足球事业上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