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未来教师”

陕西将创建20个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区和100所示范校

发布于:2024-12-10 08:13   来源:西安日报   

12月9日,陕西省教育厅就加强我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校本研修工作发布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校本研修”新模式。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创新型“未来教师”。全省将创建20个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区和100所示范校。

意见提出,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立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成长需求为导向,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因校而异,因人施策,按需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着眼于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校本研修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到学生成长中,转化为教学效益。

主要目标是提高校本研修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学时中的占比,全省将创建20个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区和100所示范校,深入推进省、市、县三级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校地共建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校本研修经验。

具体任务主要有聚焦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建立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的周研修制度。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专题研修与系统研修相结合,综合运用系列讲座、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观察分析、读书沙龙、师徒结对等多种研修方式,增强研修的适切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各级教研机构要灵活运用专家讲座、观课议课、教学诊断、课题指导、名师工作室等方式,科学指导和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利用云课程资源、异地同步课堂、网络课堂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搭建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建立即时沟通的研修学习组织。

构建“名师+学科+学校”指导体系。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要建立“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指导一所学校、一个学科,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全省各高等师范院校、各级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专家、名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重点指导一个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开放、互动、共赢的校本研修专家指导服务体系。

利用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空间。通过智能助教、智能学伴,开展优秀课例观摩、课堂实录反思、点评指导、教学改进。拓展个性化研修路径,构建“人工智能+校本研修”新生态,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构建“智能+技术+资源”的支持体系和“选修+必修+精准”的实施体系。(记者 任娜)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