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记者 魏月乔)12月1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链推进处处长张勇,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汽车工业处处长杜军国出席,介绍陕西省大力实施“链长制”、全面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持续强化组织领导,推动“链长制”机制发挥效用
今年1-10月,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在库规上工业企业3954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47.4%,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5.36%。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新型电力工业、商用车(重卡)、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6条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白酒、纺织服装、现代化工、铝镁钼深加工、节能环保、增材制造等6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
持续强化梯度培育,推动链式发展成势见效
截至目前,全省培育链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约1.7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约1.15万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5户、上市企业64户,分别占培育总数的64.8%、68.6%、99.5%和79%。强化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累计认定链主企业74户,培育后备链主企业116户。截至目前,累计支持重点项目428个,带动社会总投资600余亿元。
持续强化链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依托34条重点产业链,累计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5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9家,布局建设28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带动研发投入增量134亿元。举办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路演系列活动,超过50项技术现场展示推介,与21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发布企业技术需求262项、科技成果138项,推介高价值专利和待转化项目925项。隆基绿能单晶硅光伏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分别以27.3%、34.6%刷新世界纪录;西安奕斯伟硅片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填补国内空白;西安特来电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实现世界首创;宝钛集团交付单台1200吨高压釜,打破国外垄断;西安葛兰新通自主研发的Ӏ类创新药新舒沐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靶向乙肝创新药。
持续强化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制定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链式招商,精准谋划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引资项目286个,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23场,招引和对接项目105个,签约金额超过220亿元。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推动213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总额1541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148个,总投资2444.5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63个,总投资312亿元。
持续强化链式服务,推动优化要素保障供给
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10部门制定印发《关于推动陕西工业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实施“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确定24家银行机构为主办行和参与行,累计为1794户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带动支持我省中小微企业超过15.6万户。联合省人社厅、西安交通大学举办重点产业链企业系列招聘活动,累计邀请1000家以上链上优质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编制完成34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采集16686户产业链企业2217个类别、172689条有效用人需求信息。持续优化“陕企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截至目前,注册用户达到124.4万,发布政策11813条,受理企业诉求11861条,办结率92.74%,满意率95.55%,为包括链上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更好提供穿透式、直达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