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图书馆建设多元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让“书香陕西”名片更亮丽
发布于:2025-01-07 14:35   来源:陕西日报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观众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观看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记者 柏桦文/图

“我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展览的报道,这次专程带孩子来体验。人工智能和艺术的结合的确非常赞!”

“一直以为AI和我们的生活很远,没想到AI技术已经运用得这么广泛了。AI不仅能按照我的想法生成画作,还能感受到我的情绪,数字时代真的来了!”

……

2024年12月22日下午,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3楼,全国首个AIGC-UGC模式的海洋主题展览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刚刚体验过数字艺术和AI交互技术的观众纷纷发出赞叹。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怎样才能更好利用图书馆的软硬件资源,使之成为文化服务的新阵地、文化魅力展示的新窗口?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自开放以来,聚焦文化业态融合,探索馆企合作,打造多元服务体系,已成为“书香陕西”建设的新名片。

2024年,陕西省图书馆联合多家知名出版社举办“陕图映象·作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将贾平凹、陈彦、郭文斌、李浩等文化名人请进图书馆,开展多场重量级新书发布会、分享会,让读者与作家学者面对面畅谈文学梦想;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开展“陕图存真”非遗系列活动,举办“年俗非遗”“古法造纸”等专题讲座,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非遗展示传播平台。

2024年12月22日,陕西省图书馆业务科副主任王阳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品牌建设,推出众多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和展览,用文化盛宴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让阅读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仅2024年,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参与读者就超过230万人次。”

主题鲜明独特的高品质展览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当天,陕西省图书馆联合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图韵书源·字承文脉《汉字》展,通过立体装置、动画视频、互动体验等形式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蓬勃的生命力;联合南京图书馆、连云港市图书馆举办“千年文韵·盛世华章”四大名著“一带一路”城市文化巡展,集中展示四大名著的各种版本和趣味知识,呈现了名著的传世之美。此外,记录市井文化和百姓口述历史的长篇叙事型人文漫画“记忆陕西”主题展、以国画为载体展现阅读的力量的李昆“读书有益”作品展等,也深受广大读者喜欢。

据介绍,2024年,陕西省图书馆8场大型展览吸引观展读者超80万人次;高新馆区全年接待读者12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67%;文献外借量超145万册次,单日最高进馆读者人数突破1.1万人次。

为了让读者享受到丰富多样的高品质文化服务,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在引进多项文化拓展项目的同时开辟特色“馆中馆”,丰富传统图书馆的运营业态,打造全新的文化空间。

2024年,陕西省图书馆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引入普惠性服务,为高新馆区注入新的活力。高新馆区不仅引进了西安棋院、新梦想影业等特色文化项目,还联合推出“大英图书馆·环游地球80天”特展、“久仰了中国画”沉浸式光影展、“超时空旅行·漫步太阳系”VR大空间展等沉浸式展览。2024年末,高新馆区又引进、更新了久仰了中国神话、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三大特展。据介绍,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作为由大英图书馆授权的西北首展,吸引了许多市民专程前来观展并被广泛转发推荐。

与此同时,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相继开放陕图喜剧图书馆、七方琴茶美学馆、有声乐趣主题馆、范华艺术馆、中惒围棋体验馆等5个不同主题的特色“馆中馆”,让读者能够一站式体验喜剧美学、琴茶文化、长安画派的艺术魅力和智慧阅读、博弈的乐趣,也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阅读空间建设、阅读服务体验优化作出了创新探索。

为更好服务读者,满足读者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陕西省图书馆多次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聘任各界人士担任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常态化监督、评议图书馆服务管理,着力促进业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

“我们将持续创新阅读推广形式、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建设适应全省人民文化新需求的示范性、融合型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阳说。


责任编辑:孙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