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农村客货邮融合为抓手,通过有效整合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资源,正逐步打通群众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农产品上行与消费品下行双向畅通提供了坚实支撑。
政策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发展“一盘棋”
三级联动全面推进
省级统筹:2023年,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2023—2025年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的原则。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24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市级监督:各市为辖区建立“一县一策”任务台账,明确每个县区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宝鸡市凤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一网多用、一点多能、功能集约”的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县级落实:各县区依据省市文件,认真制定考核办法,对相关部门、企业及站点运营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安康市石泉县,通过修订《石泉县通村客运经营考核细则》和《石泉县农村客货邮站点运营考核细则》,将通勤率、线路及站点运营情况、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纳入量化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政策组合精准发力
基础设施保障:各区县在规划并开通客货邮线路时,均设立了涵盖厂房租赁、车辆购置、车辆改造及线路运营的全方位服务。同时,积极建设县级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和村级客货邮服务网点,以确保物流作业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运营激励政策: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加大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推行《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在西安市长安区、宝鸡市凤县、汉中市略阳县等多个区县,均采取了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的方式。
部门协作机制: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供销联社等众多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深度参与。各区县设立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交通部门组织协调、邮政管理部门行业监管的职责,其他相关部门按需各司其职。
网络三级贯通:织密城乡服务“一张网”
县级功能枢纽标准化
县级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是客货邮融合中的核心节点。陕西省积极改造各类客运站点,支持其在保留客运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拓展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商、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配送。
乡镇节点功能复合化
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是农村客货邮融合过程中连接村落与县城的重要桥梁。在确保邮政快递物流安全的前提下,商洛市丹凤县、汉中市城固县等区县对乡镇客运站、运输服务站等进行了改造提升,并根据需要增加邮件、快递、电商、通信等业务办理功能。
村级末端服务多元化
村级客货邮服务网点是客货邮融合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在建设村级末端服务点的过程中,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礼泉县、商洛市丹凤县等区县利用村委会、商超等网点,拓展村邮站服务,提供邮件快递、信息发布、电商代销、便民缴费等互利服务,以多元化手段有效解决了“最后一米”难题。
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农村经济“新引擎”
客货邮+电商: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窗口。2024年,通过“客货邮+电子商务”模式,渭南市澄城县成功培育了“澄城老哥”“青衣故事”“澄城樱桃”“慕樱倾澄”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公共品牌,重塑了澄城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客货邮+烟草:随着陕西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持续深化,“烟草网点+邮政快递”的创新投递模式正在加速落地。宝鸡市烟草专卖局联合我局聚焦乡村振兴,在陇县、眉县等县域18个镇、87个村布局建设了烟邮合作站点。依托整合后的城乡物流网络,农村快递投递时效从48小时缩至24小时,实现“次日达”服务升级。同时,站点通过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1%,切实将物流网络优势转化为助农增收实效。
客货邮+文旅:探索“客货邮+文旅”融合路径,如开通乡村旅游专线,串联景区、民宿与物流站点。2024年在秦岭沿线打造了“环秦岭”旅游专列,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文化沉浸、生态体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
智慧绿色赋能:驱动服务提质“微循环”
数字化全链条升级
借助物流大数据的应用,陕西省各地的车辆调度与快件运输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西安市长安区、汉中市略阳县等区县构建了智能化监管体系,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追踪,同时深入挖掘数据资源,全方位监控运输过程,确保运行安全合规。
绿色化系统性变革
陕西省积极倡导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应用标准化、绿色化的装备设备,大力推广使用可循环的包装箱、二次回收利用普通纸箱等措施。西安市长安区、渭南市澄城县等区县选用配备下置或后置行李舱的新能源车辆,依托城乡公交线路,开展快递包裹代运服务。
成效与展望:从“畅通血脉”到“赋能全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实现了从“畅通血脉”到“赋能全局”的转变。不但物流成本显著降低,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完善。通过整合客运站、邮政网点、便民超市等资源,构建了“一点多能”的县乡村三级客货邮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行“客货邮+农业”、“客货邮+电商”等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村物流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
未来,陕西省将继续总结样板县建设经验,拓展更多客货邮特色运营线路,探索无人快递车、智能快递柜等信息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推进客货邮融合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方静 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