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观察 | “反向游”如何成为大众的诗与远方
发布于:2025-05-07 17:54   来源:陕西网   

在金延安景区看红色演艺,在华山赏日出,在大唐不夜城“找寻”唐朝,在丝路欢乐世界感受别样风情……“五一”假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陕西文旅市场迎来增长,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场景持续焕新升级。

未命名_副本

“五一”假期,陕西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个出游出行平台数据显示,县域旅游持续火热,以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小城”旅游,热闹非凡。【详细】

1387087_600x800

五一期间,汉中推出了5条线路,让各地游客沉浸式游遍汉中大小山川、河流,以及美食聚集地,在游玩的同时还可以参与汉中的各种特色活动和体育赛事。众多省内外游客走进汉中,领略秀美风光,体验汉文化,乐享假期,汉中主要景区开启“井喷”模式。【详细】

微信图片_20250503154519

“五一”假期,渭南文旅市场精彩纷呈,亮点不断。渭南市围绕“黄河华山·家在渭南”主题,推出260余场次特色文旅活动,涵盖非遗展演、红色研学、乡村体验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盛宴。【详细】

1389120_800x800

五一假期,榆林市以“文化+景区”为载体,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文旅服务,推出历史文化游、非遗民俗游等10条特色路线,精心策划并组织4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同时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假期新去处、新玩法、新体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体验。【详细】

1388487_800x800

从古风运动会、汉画像石拓印、手工摊黄到文物修复、活字印刷、非遗小课堂等,多场沉浸式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和不断提升的精细化服务,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游客体验打卡,“博物馆热”成为榆林文旅市场发展的新亮点。【详细】

1388489_800x800

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的陕西,文旅资源丰富,陕北、关中、陕南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各有特色。各地通过深挖地域特色,创新文旅体验,打造地方特色IP,讲好小城故事,出圈已是必然。从“反向旅游”到“奔县游”,县域旅游正凭借独特的魅力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

预算有限、时间安排合理、不盲目追求热门旅游景点成为这届年轻人旅游出行考虑的重点,“冷门”目的地因其相对亲民的价格、“不拥挤”的旅行体验,更易获得“松弛”与“随性”,成为不少人的“诗与远方”。

墨绿色中国风传统工艺品展览海报 (3)_毒霸看图

(图片由AI生成)

2

中国西部AI创新港,VR全感空间、裸眼3D影院、XR虚拟拍摄、机器人互动……“科技+文旅”智慧化、沉浸式体验,成为五一假期咸阳文旅的关键词。【详细】

据报道,“五一”假期,咸阳积极打造文旅文创融合新业态,紧扣“山南水北 咸阳很美”文旅品牌,突出数字化呈现、沉浸式体验,多措并举打好拉动消费“组合拳”,使假日文旅活动既“出圈”又“出彩”,掀起了消费热潮。

1384212_800x800

“太震撼了!火壶飞人像穿越来的武林高手,无人机组成的清渭楼比实景还惊艳。”5月2日晚,十堰市游客张景德在统一广场看完演出后开心地说,咸阳湖把“国潮”玩出了新高度,历史与未来在这里撞了个满怀,来咸阳旅游,不仅收获了快乐,更被城市的历史文化所感染。【详细】

1389090

“诸位大人,近日城中异象频生,小店生意萧条,暂无美酒佳肴待客。若想探寻真相,还请随我前往夜市,找寻苏长史一同破案。”位于宝塔山下的《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工作人员崔萌身着飘逸唐风服饰,用抑扬顿挫的话语,瞬间将游客拽入神秘莫测的大唐奇案世界。这座精心研发打造的剧场,自今年春节开业,便成为延安文旅创新发展的“先锋军”。其“实景+全感VR”的独特体验模式,打破了传统旅游的边界。【详细】

墨绿色中国风传统工艺品展览海报_毒霸看图

(图片由AI生成)

数字时代,为文旅资源的开发、再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科技+文旅”的创新思维,使得沉浸式体验触手可及,文旅场景的创新与拓展,让文旅体验更有深度与温度。

借助于“科技+”手段,单向的旅游体验,多了几分趣味与互动。文化与科技,可观可感,交互式玩法,营造出更更深刻的旅游体验。据了解,不少文旅活动剧场让游客从“眼睛看看”到“身体参与”,极大程度的拉近了游客与文旅场地的心理距离,更成为其吸引游客的核心亮点。

3

有人说,文旅经济已进入,立足独特资源禀赋,玩好“品质深耕”的阶段。与以往的“打卡式”旅游相比,如今的游客更注重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及旅游服务。基于此,我省各地文旅也是不断“上新”,紧扣“一县一策”定位,力求将各地特色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强势……

墨绿色中国风传统工艺品展览海报 (2)_毒霸看图

(图片由AI生成)

随着“小城游”越来越热,去小城等“非著名”文旅目的地,将成为更多游客的出行选择。县域旅游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县域经济也将被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当“奔县游”不断升温,文旅资源丰富的陕西大有可为。

(部分内容素材源自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咸阳日报等)

责任编辑:马媛